众所周知,“君子”这一称谓,几乎等同于圣人,尤其在儒家文化当中,更是如此。
如在《论语》、《大学》、《中庸》等典籍中,就曾多次提到君子的言行以及君子之道。
那么,儒家文化中所讲的君子之道,到底是什么呢?
古之圣人图我们继续看《中庸》的原文,即: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这段话中,所谓“费”,即广大、广博之意。“隐”即精微,小到极致。“夫妇”则是指一般男女。“与”即参与。“破”即分开。“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出来于《诗经》,“鸢”即老鹰。“戾”即到达。“察”则是昭著或明显。“造端”则是指开始之意。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