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中华上下五千年,能称得上学贯中西,博学鸿儒的,辜鸿铭先生是最没异议的一位,包括辜先生的冤家对头崇尚白话文的胡适先生也会赞同。
辜鸿铭给人印象最深是脑后的辫子,有人以为辜先生刻板守旧。不对,辜先生十多岁留学英国德国时,是西装革履翩翩少年的样貌出现在外国人面前的。辜先生精通英、德、法、拉丁文、希腊文等九种文字,获文、哲、理、神十三个博士学位。近代著名翻译家林语堂留学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已经名满西方,其著作被莱比锡大学用作教材,可以这样说林语堂是读辜鸿铭的书成长的。
辜先生回国后曾为晚清外交部侍郎。创办了学习新文化的自强学堂,即今天的武汉大学。
辜鸿铭的著作对西方影响到什么程度,辜先生曾作《春秋大义》,西方发行本名《中国人的精神》。辜先生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在书中盛赞中华文化是拯救世界的万灵丹,对西方文明的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此书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德国引发惊天的轰动。
在京的外国人纷纷请辜先生讲授《春秋大义》,辜先生在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用英、法、德四种语言向外国人讲授《春秋大义》,老头讲课不是白讲的,要收钱,当时梅兰芳唱戏的票价是一元二角,门票中的天花板,辜鸿铭先生讲座的票价最低是两元,而且老外趋之若鹜一票难求。
辜先生思想为何有此魅力?谨举一例。
辜鸿铭在张之洞府上时,锻造局的外国专家联合请辜鸿铭吃饭。一位慕名前来的外国专家问辜先生:“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学说比西方文化强在哪里?”
辜鸿铭随即说道:“刚才大家推我坐首席,这就是行孔子之教。如果今天大家都象你们西方所提倡的竞争,大家抢坐首席,以优胜劣败为主,我看这顿饭大家都吃不成了,这就是孔学的好处!"
一语说罢,举座敬仰。
辜鸿铭是辛亥革命后重又留起的辫子,显示他不忘旧主。但辜鸿铭并不愚忠,当年慈禧过生日,辜鸿铭当众随口吟道: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杀人从不蹙眉的慈禧拿这个怪人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辜鸿铭在西方列强中的声望实在太高了。
辜鸿铭和北大校长蔡元培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二人政见对立。
辜鸿铭对学生说:“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便是我。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而要去革命,到现在仍在革命。而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在保皇。”
精通西学的辜鸿铭在精研国学后对儒家思想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认为是拯救世界的普世之道。他将《论语》《中庸》《大学》翻译成多国语言推向世界,他的每一部著述都能轰动西方。
辜鸿铭英文著作《中国的牛津运动》(德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被欧洲一些大学哲学系列为必读参考书。
年,辜鸿铭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辜鸿铭先生年去世,享年72岁。辜鸿铭主张一夫多妻,育有一子二女,俱才华横溢,二女后来出家为尼。辜鸿铭子名辜守庸,辜守庸后代在哪里,至今是个谜。
辜鸿铭先生和友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