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书中,出现了不少“中”字。
其中,“中行”一词就出现了五次之多。
比如《泰》卦的“得尚于中行”;
比如《复》卦的“中行,独复”;
比如《益》卦的“有孚,中行”和“中行,告公从”。
比如《夬》卦的“中行,无咎”。
郭沫若在《周易之制作时代》中错将“中行”当成了荀林父之名。他说:
“荀林父初将中行,故有‘中行’之称。《左传》宣十四年称为中行桓子,而他的子孙便以中行为氏。”
郭沫若郭氏的这个推论虽然站不住脚,也受到了多家批评,此不赘述,但很奇妙的是,他却由此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
“《周易》之作决不能在春秋中叶以前”、“经部作于战国初年”。
有关《周易》的写作时代,我们在此前的系列文章里已经证明,《周易》确实不可能是传说中西周初年的作品,甚至在春秋之前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它只能够是在战国初年写成的。
只不过,它的作者不是郭沫若所猜测的楚人馯臂子弓,而很大可能就是孔子之孙,子思。(系列证据详见本号系列文章,持续补充中。)
子思,也就是《中庸》的作者。
子思作《中庸》中庸之“中”,也就是《周易》之“中”。
《周易》中出现的所有“中”字,我们都可以在《中庸》里得到它的最准确解释。
一、“中行”之意
“中行”一词,就是“中道”之意。
孔子尝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句话,曾经被思孟学派的另一位与子思齐名的代表人物——孟子所引用。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我们看到,孟子是直接将孔子所说的“中行”改成了“中道”。
毫无疑问,《周易》中的“中行”,同样也是“中道”之意,更进一步说就是“中庸之道”。
世人多以为,儒家所追求崇尚的“中庸之道”,只是表面行为上的循规蹈矩而已,却不知道,在子思的《中庸》里,“中庸之道”却是直指人心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庸》
《中庸》中所说的这个“中”,只与人的天赋之性有关。
在思孟学派的另一篇经典《性自命出》里,便将这些含而未发的喜怒哀乐统称之为“性”。
喜怒悲哀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如果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那么,天命之“中”就是人的性。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左传》”
君子修习自性,恢复到人初生之时那种“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之状态,也就是《中庸》所说的“率性之谓道”。
这个“率性”回归到“中”的过程,老子称之为“复归于婴儿”。
《周易》中,将这个过程称为“复”。
《复》卦的卦辞中说“反复其道”,暗示的正是《中庸》里的“率性之谓道”,是要君子修习自性,使之恢复到婴儿时期的“喜怒哀乐之未发”状态。
君子如何才能够得到“中”?靠的就是“反复其道”。
复者,反也。我们在思孟学派的其他作品中,能够看到“反”字同样是一个高频出现的重要词:比如“反身而诚”、“反身修德”、“自反”、“反己”、“反求诸己”……等等。
“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性自命出》)
明白了《周易》中的“反复其道”,就是《中庸》里君子求“中”的最高法则,接下来我们对“中行”一词就很好理解了。
《复》卦爻辞里说:“中行,独复”。
这个“独”字,便是来自于《中庸》首章的“天命之谓性”之后的一句话: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慎独,才能够使天命之性“复”归于婴儿。
也因此,《复》的最后一爻又说“敦复,无悔”
这句话中的“敦复”,同样化用的是思孟学派的另一个经典名句:
“故君子敦于反己。”(《穷达以时》)
君子“敦于反己”,便是“敦复”。
“反”和“复”的目的,都是要回归于“中”。
这也就是《小象》为什么说“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二、中孚
《中孚》一卦,卦名里也有“中”字。
巧的是,它和“孚”字放在一起——我们说过,在思孟学派的五行学说中,位居五行之“中”的德行,叫做“信”,同样也是“孚”的意思。
孚,就是信,也就是中。
“中孚”之名,其实是出自《尚书》的“允执厥中”一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
允,就是信,和“孚”是同一个意思。(《说文》:允,信也。)
太和殿上乾隆题写的“允执厥中”“允执厥中”书法嘉庆题写的“允执厥中”尚书:允执厥中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篆刻甲骨文书法“允执厥中”更巧的是,我们说过,《周易》中的《中孚》和《复》这两个卦,在卦气学说中都是表示一阳来“复”的冬至之卦。
两个卦名中的“复”和“孚”字,其实是一字的两面,是《周易》作者绝妙的一语双关。(参见《周易》说文解字系列之“说孚”)
复,就是孚。帛书本中所有的“孚”字,都写成了“复”字。
“复”者,反也,反身而诚。
“孚”者,信也,诚也。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周易》中“孚”、“复”、“中”这些最重要的概念,在《中庸》中都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对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