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粗心大意赶工上市,还是精心细做,个中

偏方治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中国人是极为讲究中庸之道的。

什么东西都要不偏不倚,正正好。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并且古人还把中庸之道与德行捆绑在一起。认为奉行中庸之道,是有德之人。

于是自古以来,中庸成为社会学必备的技能。

在政治上,帝王奉行中庸。

明珠和索额图,几十年来,谁也扳不倒谁,这便是帝王的御人之术,让两人互相牵制的结果。

在审美上,人们奉行中庸。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身材比例刚刚好。方才成为倾城美人。

在社会规则上,人们奉行中庸。

比如为人处事,必定要面面俱到,四角俱全。

玲珑剔透的宝姐姐正是因为讨得了贾府上下的欢心,才成为宝二奶奶人选最有实力的赢家。

中庸之道的另一面,是过犹不及。

就是说,凡事,使力使过了,用力太猛了,反而产生了反效果。

像是粉涂太厚,会像墙壁上的灰一样掉下来。

像是腮红打太厚,就会变成猴屁股。

《2》

春茶季结束之后,很多茶友买白毫银针,喜欢买价格比较中间的。

这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太贵的,不舍得买,也担心买到价格虚高的货。

太便宜的,不敢买,怕品质不好,喝了伤身。

选择买价位适中的,一方面经济情况允许,一方面就算买到品质不高的,也不至于亏损太多。

中间价位的亏损,一般人还是可以承受的——心理上可以承受,经济上也可以承受。

并且,大家对中间价位的白毫银针,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不会像要求太姥银针那样要求它们。

不要求鲜香醇爽,不要求香清甘活。

甚至不要求汤水淳和,白毫密集。

所以,买回来之后,不会诸般挑剔,一会儿嫌毫香不足,一会儿嫌花香没有,一会儿又嫌汤水太清淡.......

总之对贵的银针的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要求,在对待平价银针的时候,一点都不会体现出来。

宽容得像是一个出世高人。

这也是买的人心里明白,这种价位,买到的白毫银针,也不要对它有过高的要求。

看,在传统的中庸之道影响下,所有的中间价位的白毫银针都能与主人相看两欢,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3》

然而还是有一种白毫银针,它打破了中庸这个尺度。

那就是一种发红的银针。

它看起来还是具有白毫银针,或者说福鼎高山银针的标准长相的。

一旗一枪,有的还有小叶壳。

但是,它在颜色上,跟纯正的或者说品质优秀的白毫银针,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这个差距就表现在,远远望上去,它的颜色总体偏红。

嗯,就像是一层红色的雾,笼罩在银针之上的感觉。

大家肯定觉得很奇怪,白毫银针,绿雪芽,不管是它的哪个名字,都没有跟红字沾边的,怎么会有红色跟它扯上关系呢?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学时候学习的生物学知识。

叶绿素的减少,跟光照长度和温度升高,有极大的关系。

那么,原本号称“绿雪芽”的白毫银针,是如何从绿雪芽,变成红雪芽,或者部分红雪芽的呢?

温度是那只隐藏在背后的翻云覆雨手。

可是,春茶季气温本来就不高。这几天基本上福鼎最高温度是在21度左右。太姥山比山下温度略低,最高在18度左右。

这种天气条件下,怎么会让白毫银针中的叶绿素减少,从绿变红呢?

原来是光照惹的祸。

光照引起了温度的上升,而温度的上升则让头采的那一批极嫩的白毫银针们,或者是芽头,或是小叶壳,生成了斑竹状的红点,或者是红色的雀斑。

《4》

变红,是所有明星的梦想,却是白毫银针的噩梦。

好好的绿雪芽,身光颈靓,一清二白的世外仙姝,却变身成为接地气的“红娘子”,这撂谁身上都难受得不行。

追究这些银针偏红的原因,我们发现,制茶师没有遵循中庸之道,是根结所在。

大家都知道银针是白茶里最难做干的。

真正的高山银针,并且是成熟的高山银针,它有七层左右的内壳。

一层一层,像笋壳一样,包裹起来,最后生成了一颗厚厚的,饱满挺实的,白毫密布的,针。

萎凋的时候,要慢工细活,一层一层,让这些壳状结构全部干透。

这个过程,说旷日持久可能不恰当,但必定是不短的一段时间。

并且,对制茶师的耐心和专注度的要求很高。

心急的制茶师,可能就直接加温,曝晒,三两下就把它弄干了。记住,不是晒干,是弄干。

怎么容易干,就怎么晒。

这种晒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符合日光萎凋这四个字的要求。

日光萎凋,是利用太阳光的热量,让白茶萎凋失水。这个过程必须得是恰当的,时间不快也不慢,温度不热也不凉,水分散失的速度不快也不慢,一切都刚刚好——秉承中庸之道。

而急了的制茶师,就容易让银针晒伤,发红,成为红娘子。

《5》

白茶,跟中庸,是极有缘份的。

白茶的简单工艺,正是中庸的体现——不炒不揉,不渥堆不焙火,让白茶细胞内的所有物质,都保持最天然的存在状态。

白毫银针的清淡,毫香淡雅,体现的也是中庸之道:淡极始知花更艳,中国画的意境,留白亦是一种美。

白牡丹的清雅,亦是一种中庸:清纯脱俗,美而不媚,让所有刚接触白茶的人都能发自内心的喜爱。

春寿眉的清郁、秋寿眉的鲜艳,亦是中庸的本色:不过分寡淡,也不过分艳丽,它香得刚刚好,也醇得刚刚好。

白茶的发酵程度也是一种中庸。

不是不发酵,也不是全发酵,而是微发酵。微微的发酵,不轻不重,程度刚刚好。

喝白茶也是一种中庸。

用白瓷盖碗,冲一杯莹白如玉的茶汤于玻璃锤纹杯中,偏安于庭院一隅,隔绝尘世的喧嚣,又并不曾遗世独立,一切,都刚刚好。

白茶本身的属性也极为中庸。

没有绿茶的清利太过,也没有红茶的甜腻太过,没有黑茶的浓烈太过,也没有岩茶的韵味太过。

正正合了中庸的精髓: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6》

春茶季,看尽了各门各派的制茶技法。

有精心细做派的,如S师傅。

有粗心大意派的,如**师傅。

有赶工抢上市的,如**白茶。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白茶的认知和态度。

有些人激进,有些人沉稳。

村姑陈觉得,于白茶而言,中庸,才是最好。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