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如下:成长是个不断被塑造,也是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这句话对你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哪些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字。
此题亮亮老师已做过审题构思的详细分析,可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查看。
年上海高三一模徐汇区作文审题构思详解
周处范文如下:
形己而外调和论
树木之长也,外风霜雨露以塑之,内生根吐绿以形之;泉源之流也,外从苍山之高而泻,内蚀其土而成江河焉。则人之长,外教化而致知,内勤思而塑己也。其人之成才,内外之塑形,不可失其一焉。(开篇以树木和泉流类比人的成长,提出外部塑是教化,内部塑造是勤思,二者缺一不可。)
其外者谓天命之性,以道率性,以教修道,其道之存也,秩序之安,社稷之平焉。故道不可须臾而离,其中庸也。然教化之存,人之参差,何哉?君子慎独,喜怒不发,发而中节;然小人之无忌惮。其内之形己也,内外调和,方为人之成长也。(联系社会现实,世人都接受了中庸之道的教化,但依然有君子与小人的差别,进而强调自我塑造的必要性。)
内外之理,小者盖学思之理,大则系其国与天下。皆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盖学之为外,思之为内,不可缺其一也。是故《劝学》之篇言其终日思而不如须臾之学也。(再次强调学习和思考,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借《劝学》提出学习更重要。)
其内之欲发者,必先其外引之也。昔周处侠气凶悍,不可一世。至其闻己为害,遂杀虎斩蛟,入吴而会清河,受其教而始学,终有所成。谓致知在格物,知为内而物为外也,是故物不格而知不至焉。孟子则有生忧患而死安乐之道,天降大任于斯人,非乏身拂乱而未能曾益其能。推之于天下,国无患而恒亡,其无外之推也,其理亦然。(以周处的事例证明受教学习是成就自我的前提,即被塑造是自我塑造的基础。引用孟子的观点,强调外部塑造的必要性。但是最后一句,由人的成长推而广之到国家的发展,这显然是枝蔓,应该删除。)
然既有其外,而无其内者,亦不免而殆矣。项王幼之为学,学其书,字皆不喜,习武亦不成,言其欲学兵法,梁授之,亦半途而废。然则喜怒无常,贤才不用,而至四面楚歌,窃以为实不冤矣。今之学者,寒窗十二年,可谓博学也矣。然审问慎思之人少,而明辨笃行之人鲜矣。外之塑形既足,内之不形己,则平平终难有成。推及天下者,南宋有患,国亦不弱,而偏安一隅,不思攘外而终灭。退大江之南,时人纵思其京华汴京而不至矣。(以项羽及今之学者为反例,证明只有学习没有思考,最终难有成就。这里提到南宋偏安,但是与学习和思考没有关系,与人的成长也没有关系,属于枝蔓。)
则内外之调和,方使人之长,国之安矣。固知一室不扫而弗能扫天下也,而内外之调和,方发于形而外塑他人焉。《书》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非有明德者,难亲九族,则乱矣。元之疆土,盛况空前,蒙人西征,势若破竹。然其内矛盾日烈,庶民被迫,内乱而四方起义焉,其疆土之广复何用?嗟乎!(又属于枝蔓,脱离了人的成长,大谈治国。)
今升平之世,外可御敌寇,内可足黎民之生也,于其个人,则更当受其外塑,内形己而顺时,安生而立命,内外不用其极,择乎中庸而守。《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之内外调和,诚若木之长、泉之流者,可谓君子也矣。(终于回到了个人的成长,呼应开头,强调内外塑造的调和。)
亮亮老师点评:考生用文言的语言形式让人眼前一亮。首先明确外部塑造是学习,自我塑造即思考,二者缺一不可。然后借周处的例子,提出学习是人成才的前提和基础。接着用项羽和今之学者的例子,提出缺少思考也难有成就。全文逻辑完整,层次清晰。从素材的选择来看,考生有一番认真的思考,利用学到的文言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是被塑造和自我塑造的现身说法。虽然文章的枝蔓不少,文言方面也有一些语病。但出于对考生的鼓励,徐汇区给出了一类中的高分,亮亮老师认为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