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马云的圈内朋友和大咖们都知道,马云爱练太极,是一个武侠迷,迷恋金庸的小说,看阿里巴巴办公室起的名字:“光明顶”、“达摩院”、“桃花岛”、“罗汉堂”、“帅佛楼”等,就知道马云是多么的爱看金庸的作品。马云说:“在太极里,我最欣赏的三个字是定、随、舍。定即是看清自己和将来的趋势,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镇定面对;随,只有自己有实力的时候,才能懂得怎么去跟随别人;舍能让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知道要放弃什么。”
马老师振臂一呼,赢者云集可是鲜为人知的是马云最钟爱的书是道家经典,老子李耳所著的《道德经》。曾经,马云的助理在公开发表的书籍中透露,马云的包里会随身携带几本书,书换得很快,但是有一本书始终在他的包里,那就是老子的《道德经》。而且是没有加别人注解的老子原著,只有薄薄的一本,五千字真言。对于那些注解老子《道德经》的书,马云不看,他怕这些注解影响了他对《道德经》的感悟,马云在理解《道德经》上的自负可见一斑。据说,马云读《道德经》很深入痴迷,有一次看《道德经》时突然很兴奋地说:“哎呀!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马云说过:“两千多年对一个人来说太久了,但对一个物种来说却是一刹那。两千年来知识大爆炸,但智慧还是那些智慧,古圣人完全能够解读今天的人心。”
道德经因此在年双“11”马老师隆重推出由文章执导,李连杰监制,洪金宝、袁和平、程小东担任动作导演,马云、甄子丹、吴京、邹市明、托尼·贾、朝青龙、向佐、李连杰、刘承羽主演的动作微电影《功守道》的时候,我是深深折服马云对《道德经》的深刻解读和精彩的人生诠释的,一度感觉他已经达到了“人道合一”的至高境界,亦专门撰写发表了《《功守道》,马云步入“无为而治”模式的临别感言》一文,大力弘扬马老师对“无为而治”思想在“知行合一”方面的具体实践。
功守道其《功守道》一片讲述了一个貌不惊人的中年男子路过“华山派”大门时,脑补出自己过五关斩六将夺得武林秘笈的故事,剧本内容看似荒诞离奇,脑洞大开,实则暗含对“阴阳太极”之道和老子《道德经》的至深感悟。也充分说明了自己想把太极文化与世界分享的迫切愿望和历史使命感。据媒体透露,“功守道”的名字也来自于马老师本人的独创,因为据李连杰透露,原本打算叫“攻守道”,用“一攻一守”对应太极中的“阴阳”。后来有一次笔误,被马老师看到,认为“功”比“攻”更好,更符合农耕文明培育下中国人中庸、平衡的处世哲学。功守道,就是“用功夫守住自己家园之道”,“太极文化中有‘舍’的概念。”李连杰透露,功守道的文化内涵可以阐释为“太极智慧合天地之气,致敬武学守国人之道”,这是基于中国传统武术所蕴含的内在哲学所延展出来的一种武学形态,也是对太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一攻一守”、“阴阳太极”的“攻守之道”,衍生出“用功夫守住自己家园之道”的“功守之道”,充分说明马老师已经深刻体会到,“阴阳太极之天道”法“混沌无极之道”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哲学智慧,完全通悟了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精髓,其改“攻守道“为“功守道“的最大哲学意义就在于此,“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无为之势当无为,苦练内功,转攻为守,以退为进,不失为智者所为。因此,马老师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成功而伟大的企业家、慈善家,更是一位几近于“道”的大智慧者。
然而随着近期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的适当发言和后续监管层的加码,直至最后靴子落地,阿里巴巴遭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的消息,理由是涉嫌垄断不正当行为。至此,我也终于明白了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结尾处所要表达的最重要、最本质的一层含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才是其倡导的“圣人之治”、“无为而治”的临门一脚,才是“无为而治”能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也是人道层次最难以跨越和企及的高度。因此老子才在第七十七章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其实《道德经》一文重点就说明了三个主要的唯物辩证关系以及“无为而治”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三个主要的唯物辩证关系是:“有”和“无”的综合辩证关系,“有为”和“无为”的综合辩证关系,“为”和“不为”的综合辩证关系。这跟伟人的矛盾论是一致的,比如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综合辩证关系,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的综合辩证关系,有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次要方面的综合辩证关系等等。“无为而治”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不管是在无为或是有为的情况下都要“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要像“天之道,利而不害”一样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为而不为”是统一,“有为无为”亦是统一,“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争”是“至圣”。“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圣人要像众人一样只享用自己该享用的那部分,不贪功、不妄为、不争名、不夺利,如此方能“太上,不知有之”,如此方能“无为而治”。
“有无”转换过程示意图其实纵观整篇《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言,共81章,光讲“圣人之治”的地方就有25章,其所言的“圣人之治”就是其所推崇的上上之策的“无为而治”模式,比如比如庄子讲的“呆若木鸡”,兵家讲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黄帝内经》讲的“上医治未病”等等,都是这种“圣人之治”“无为而治”模式的具体体现。因此,纵观世界上很多初兴未艾的草创行业发展历程,其初始的发展阶段都是野蛮式的、粗犷式的发展模式,里面有广阔无垠的疆场任由驰骋,没有监管,没有争夺,如广袤无垠的大海一样湛蓝。但一旦成型到了一定规模之后,有了可观的庞大收益之后,就会有众多争夺者参与进来,就需要监管和疏导。如果为“争”而“为”,“为”了之后就一定要“争”个结果、“争”个输赢、“争”个上下,那自然就不是“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不知有之的无为而治”,更不是“利而不害的天之道”。就变成了“阴阳太极”的“有为”之道了,“阴阳太极”的“有为”之道自然就会有阴有阳,有输有赢,有上有下,有高潮有低谷,既然前面已经看破天机进行了无为层面的初创阶段,已经达到了应有的体量和高度,在众人“不知有之”的情况下得到了该有的成长和收获,就该“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格局和胸怀,像“天道”和“圣人”一样只享用自己该享用的那部分,不贪功、不妄为、不争名、不夺利,“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长此以往,自然会得道多助,受众人的拥护和爱戴,无往而不利。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享受到“无为而治”的巨大红利后,在达到了足以影响天下苍生生死存亡的巨大体量后,还非要越过“阴阳太极”的界限去“争”,到了大家都能看清形势的“有为”的阶段还吃相难看的去“争”,去以大压小,自然是与天下苍生在争,或者是与苍生在争天下,因此天下人亦都会为了自己基本的生存权利,联合起来与你争个你死我活。
阴阳两隔分“有无”所以老子才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为什么这样说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