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昵称用了蛮久,在某个平台上。其实只想表达,我对这五家都有很认同的东西。今天花蛮长时间,搜集、删减、总结、梳理,按自己的想法介绍一下。
儒家:解决人与社会的问题-塑造好的习性
儒字摆在了第一位,其实就说明在我心中的理想排序。
孔子曾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朱熹注释说:“中者,不偏不倚、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儒家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原则就是“不偏不倚”。但是落在世事上,其从来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具体值”,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境况,“怎么做合适”、“度”在哪里,有着极强的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带来了极强的包容力。这也是儒家能传承至今最重要的原因。
儒家要人入世,特别讲究行动力、执行力、领导力,所以需要人通过学习、成长养成好的习性或者说修改习性使其变好,从生活到精神面貌重塑自己。知行合一就是塑造一个人良好习性的关键。
道家:解决“社会我”(社会人)与“自然我”(生物人)之间的问题-降低欲望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让人去“强作为”的过度私欲,实则就是隔绝在“社会我”和“自然我”中间的“迷雾”。道家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削弱甚至是消散”这迷了人眼、让人心花的“迷雾”。
道家提倡的是超越的思维方式。庄子《逍遥游》主张的是一层层修炼自我,当你遇到生活中的难题,比生活多一个维度,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解读;或少一个维度,去化繁为简,便容易看清楚。道家提供了一种眼光,一个角度,更宏观地去看待这个世界。通过调整自己在世间以何种方式存在并发展的“度”,来解决“社会我”和“自然我”的问题。
欲求是人的本能。当人还是婴儿的时候,就会伸手要东西。小孩子一旦得到一件东西,强烈的占有欲会导致即使自己不再需要扔在一旁也见不得别人去碰。随着不断长大,大多数人都能得到一定的修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欲望。而总是有人落后许多,甚至一辈子。那些比常人更早就修行到降低欲望、学会分享的人,注定未来成就不会低-孔融让梨。
很多不了解道家思想的人,经常会将其与佛教混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反正都是出家修行。然而,道家讲的是“无为”,而佛学讲的是无我”,这两者区别很大。道家的“无为”并不是真正的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即“在合适的情况下做合适的事情”,而不是因为私欲去“强作为”。道家思想看似“出世”,实则非常“入世”,而佛学的“无我”是实打实的“出世”。
佛教:解决人心的问题-控制情绪
佛教坚持“众生无我”,于此“轮回”才得以成立:因为“无我”,所以轮回。
我们先抛开宗教,从学问的角度来看到佛学。其“无我”就是消解了“我”的存在,既消解了“社会我”又消解了“自然我”,人成为芸芸众生中“循环”,永生而不独立。情绪比欲求更纠缠,因为其是时时刻刻存在着的。只要你活着,就会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情绪很容易就随着各种事物起伏不定,甚至剧烈动荡。所以只有当“我”被消解的时候,那些“利己”的纠葛就不再重要了,那些恶劣的情绪也就此消散了。
应该有不少人听说过道教兴于乱世,而佛教往往在盛世十分昌盛。究其原因,其实就是盛世之下人与人之间因为情或者利益的纠葛必定多,产生各种恶劣的情绪也更加频繁。而佛学彻底对“独立的我”进行了消解,自然可以帮助人们与自己“和解”,满足盛世中人追求身心和谐的需求,稳定情绪。
法家:解决社会善恶的问题-刑律约束
儒道释三家,问题的主体是人、解决问题的主体也是人。而法家和墨家,问题的主体是社会、解决问题的主题还是人-因为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所以,其思想更多在精英层传承发展,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并没有多少实用性,了解就可以了。
段落标题我本来写的是律法约束,但觉得程度不够,于是改成了刑律。所以我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用很重的刑罚严苛的律法来约束人。
法家思想产生,是其认为人成为人首先是有人情存在,并认为人情不二,即是普遍的;同时还认为人情即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好利恶害的本性。但好利恶害、趋利避害并不是所谓的善恶,善恶是由社会的条件所决定——因为这个世道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随着人口开始增加,社会也发生变化,而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无穷性的矛盾不断激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开始发生冲突,在各自好利的本性驱使下,开始出现矛盾激化——善恶由此产生。因此,法家认为应该采用一定的权力法治进行治理。
法家认为一方面要“立民所欲,以求其功”、“立民所恶,以禁其邪”“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之美,使民荣之,诛莫之如重,使民畏之,毁莫之恶,使民耻之”也就是要充分利用人性,要利民所利,恶民所恶。一方面也要提倡发展生产,要以民本,予之为取,要满足人们的欲望,这样才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另一方面,要加强外在的制约力度,要尊君重权,实行法治,把人之好利为恶之心给予扼杀。
墨家:解决社会平等的问题-道德约束
墨子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兼相爱”,这是一种去阶级化的思想。通俗讲就是一种无差别的爱,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单论世界观,这是超越时代的伟大,尤其在那个人与人生来不平等是天经地义的时代。而墨子本人更是一个品德超级完美的圣徒式人物,一生真心是只求奉献不图回报。但是墨家恰恰因为墨子太过完美,所以很多人追随墨子纯粹就是为了追随圣人的脚步,心甘情愿地跟着墨子自苦以利天下,导致后继无人——因为世上再无第二个墨子一样伟大的人物可以凭借个人魅力凝固住整个团体。
墨子设想了天、鬼、人三重权威作为道德规范的依据。墨子看来,天是有意志的,鬼神与天一样具有惩恶扬善的能力,而天与鬼神的意志最终表现为普通民众的意愿。而“兼相爱”的道德理想正是天和鬼神的意志的体现。人之所以能够“兼相爱”,一方面在于人通过相爱而达到相利,另一方面,不相爱便会遭到天意鬼神的惩罚。这双重条件,使“兼相爱”道德理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无论是怕受惩罚,还是互惠互利,都说明墨子将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形上思考,还原到经验层面上来,以确保其现实可行性。
墨家虽然宣扬“明鬼”,但墨家同时宣扬“非命”,细究其逻辑,其实墨家是不信鬼神的。墨家的“明鬼”和“天志”本质上都是用唯心主义的外壳装饰改造社会的用心,是明白的实用主义,这和宗教是完全不同的。
墨家具有强烈的组织性,与其说墨家是一种思想,真不如说其是一个组织。墨子在尚同的基础上,强调标准统一于民众。希望统治者应该代表民众的意愿来治理国家,所以赏必须与民众的赞誉一致:民众认为可赏方应该赏,否则虽赏而民众不以为然,就起不到劝善的作用;罚恶也一样,民众认为应该罚才罚之,否则统治者所惩罚的人,恰恰是民众所赞誉的人,就无法阻止恶的发生。当统治者考虑赏善罚恶的效果时,是不能不顾社会舆论的,而且统治者均以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自居,所以标准统一于民的道德规范,是有现实性的。
当然墨家思想的弊端也很明显。一言以蔽之,就是太理想化了,让全人类各个都当圣人,完全忽略自利,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