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孰轻孰重?谁前谁后?这个问题是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弄明白的。
诚然,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信奉的是“知”比“行”先,比如:一个人唯有学完理论知识以后,才会在知识的指引下去进一步实践。
这从“成事”的步骤程序上来讲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不知”就没有指导,实践时就没有方向,在盲目地摸索下就很容易步入误区。
可这种模式同样也有一个弊端存在,那就是当人们把时间精力全然用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时,久而久之下也会忽视、甚至不敢于去实际践行。
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得出来的答案就往往站不住脚,所谓的“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对应的便是这个一个现象。
那么问题来了,在处事之前,我们又该如何权衡“知”与“行”的作用,理清它们的顺序呢?
其实根本不用权衡,因为“知”和“行”,从来都是一件事。
01知行本一体
早在明朝年间,“阳明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先生针对此疑问,便提出了“知行合一”四字。
这一理念提出来后,素来笃信“先知后行”的儒林学子当然大不理解,因为《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历代的士人们认为学问思辨是属于“知”的阶段,“笃行”则顾名思义就是去实践的阶段,所以人们都认为这是两件事情。
而阳明先生却是这般分析的。他认为“知行本一体”,“知”是“行”的前提条件,“行”则是“知”的基本保障。
做任何事情到了实践阶段,如果没有清晰的理论作指导,即以“知”为指引,显然是不行的,那会让整个行动的实施没有方向,陷入一片迷茫,这种状态,便是“冥行”。
这就好似现实社会中的某一类人:他们处事不用脑子,做任何事前从未认真思考,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更不会制定周全的规划策略,昏聩地去做一件事。
那么以这种状态去做,就算做得再多,不注重细节和成事的大道,也很难有所作为。
所以在具体实践中,人要时刻提起一种“明觉精察”的“知”,来时刻指导、监督自己的行动。这便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同样,成事的要点在于明觉精察,时刻明觉精察便是“知”。但人在明觉精察之后,若仍然不能设身处地地去做,那么说得再巧妙,结局也是一片茫然。
02实践出真知
有的人一生都在做“决策”,在完善各种方案上耗尽精力,可纵使有了极佳的方案或者计划,也只是束之高阁。
方案始终得不到实践的佐证,那么一切结论就只会“有待考证”,无法落实为成事的实际效果。
这样的人,无疑就是“理论上的巨人,行为上的矮子”,空有满腹墨汁,只怕也是难成气候。
实践出真知。一个真正能够成事的人,必然懂得将理论转变为实践,然后通过实践,来调整方针,确保更周全的发展——
过程中扬长避短,弥补缺陷,将缜密的思维与稳重的行为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助力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想要“认识”一样事物,实践永远是最富有成效的方法。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反复复,认识才能更加深入。没有实践,认识怎么会形成呢?
至此,“知与行”的联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在“知”的过程中随时都渗透着笃实真切,里面便饱含着“行”的成分;
而在行动时,因时刻提起着“明觉精察”的主意,里面便时刻都涵盖着“知”的工夫。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大到国事,小到琐事,唯有将认知和行为合为一体,不去刻意避重就轻,才能规避很多不必要的误区,避免成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知和行是一回事,两者时刻在融合,根本无法分开。以如此智慧为处事基调,行事则大本不失、涵混为一,尽人力之极,来日定有一番作为。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