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如何塑造和提升与自身实力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成为一个带有现实焦灼感的命题。
外交学院副院长、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孙吉胜教授等学者的新著《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系统、全面研究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该书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话语的演变历程,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实践和理念之间的逻辑关联,揭示了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外交话语资源,进而转化为中国话语影响力的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这本著作的研究取向与内容体现了国际关系与外交学学科研究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既是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对这一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对于理解中国外交也非常有益。
这本著作既有凝练的概念总结,也有具体的案例分析。作者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概括了“文化”这一复杂概念的意涵,从文化影响国家行为体的世界观、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外交理论构建、外交政策制定等方面,阐释了文化作为一种恒定因素对中国外交的框定式影响,又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择其精要,结合外交案例阐发了受中国文化浸染与涵养的中国外交哲学,即重视整体思维,坚持中庸之道、强调事物的关联性,崇尚和合、重视和平,正确对待事物差异,强调转化性思维。
作者根据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外交话语实践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世纪之交、21世纪初、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这五大历史时期,深入分析了在不同时期特定国际环境、国内条件、利益需求、外交决策者认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作者认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谋求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到改革开放初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冷战结束后初期提出“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与理念,到21世纪初倡导的“和谐世界”与“外交为民”理念,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中国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交实践中汲取养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话语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底蕴、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基础,寻求中国价值观与人类普遍愿望的共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使中国外交话语的内涵不断丰富。在具体分析中,作者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外交话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影响,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外交话语实践差异。研究着重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指出这种自信和自觉源于中国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客观事实,也体现为中国对自身实力和地位以及同世界关系的认知变化。中国外交更加强调文化的指导作用,注重宣传和展示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通过人文交流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基础。
作者认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哲学根基,第六章对此进行了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中的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文化与新型国际关系、丝路文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礼文化与全球伙伴关系、知行合一与全球治理观,均为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文化维度的解读。在从传统文化角度回答了中国外交话语“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之后,第七章从中国外交的道路观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国家观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秩序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交往观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价值观与坚持正确义利观等方面,进一步对中国外交话语“如何构建”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这本著作是中国外交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外交话语研究的一次“文化寻根”。作者通过扎实的史料梳理及深入分析,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目标、原则、政策、手段和途径的影响,并从“文化—话语—实践”三因素互动的角度呈现了中国外交构建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有机话语体系的过程。如作者所言,这是中国随自身与世界关系的改变,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并将其用以指导与推进外交工作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性、自主性与自信心。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外交关系的阐释,理解支持中国外交的文化动力,更在于通过重新发现与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阐明中国外交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此重申中国外交话语研究的逻辑起点,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研究增加基石。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习惯用西方理论和思维来解读中国外交行为、政策与目标,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存在很多有意无意的误读甚至曲解,演化出所谓“国强必霸”等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这本著作通过对中国外交理念和主张的“正本清源”,阐明了中国外交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和发扬的“和合”等价值观念是中国打破“国强必霸”逻辑的根本原因之一,有益于国际社会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选择的道路。
这本著作虽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及中国外交话语建设的主体性,但是以开放、包容、务实的态度开展研究。作者认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并非强调文化是唯一解释要素,也不是要全盘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中国与世界连通融汇的元素。这本著作的一大亮点也在于分析了不同时期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话语的认知与理解,以更全面地看待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成效。一方面,中国的外交话语不是封闭的体系,只有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同,话语作为权力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与西方国家在话语层面更好地交流;另一方面,作者超越“实然”,以理想主义的情怀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应然”,即中国不仅要从政治和经济上,也应从话语和思想上推动世界进入多极时代。
当然,这本著作也有其不足之处。其研究旨在从中国外交话语发展历程的纵向时间段上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横截面,每一个章节的结构设置较为规整,但这造成全书多处都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内容上看还可以更有区分度与论述层次。这本著作可以作为国际关系、外交学、语言学等专业的授课参考书,但需要引入文化、话语与外交学交叉研究的更多相关基础文献辅助阅读。
跳出以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窠臼,推动中国特色国际关系与外交学研究,本身就是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总体来看,这本著作对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外交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系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外交学院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