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出自《论语》。记述了孔子与学生的交谈内容,以及孔子对为人处世的哲学思考。
在《雍也》一文里,孔子高度肯定了中庸之道。认为,中庸的本质是避免极端,是真理在实际运用的具体体现。还认为「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就是中庸之道。
本文选取《雍也》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非常好学,
他有怒气也不会发到别人身上,
他不会重犯同样的错误。
可惜啊,不幸短命死了。
点评:「颜回」字子渊,又称颜子,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为人谦虚好学,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然而,英年早逝,令孔子哀叹道:「呜呼!天丧予、天丧予。」
鲁哀公问孔子:「在你的众多学生里,谁最好学?」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颜回。而且,孔子还特别强调,颜回从不迁怒于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君子周急不继富。
君子总是周济穷急的人,
而不是让富人再增富啊。
点评:比起锦上添花,孔子更喜欢做雪中送炭的事。学生子华出使齐国,孔子认为,他将会受到优厚的待遇,家中不会缺粮。所以,等到冉求替子华母亲前来借粮时,孔子表现得有些「小气」。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颜回啊,他的心能够长久地不离仁。
而其他人只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仁。
点评:「三月」指时间很长,长久。「日月」指时间很短,短暂。
孔子赞扬学生颜回能够长久地保持仁的境界。这完全不同于大多数人,只在口头上展露一下什么是仁。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这个人就要走了,
这难道就是命吗?!
竟然得了这种病!
点评:学生伯牛得了重病,不愿见人。孔子在他病危时,赶来探视。看到病情严重,孔子哀叹不已。伯牛是孔门十哲之一,曾任鲁国中都宰。孔子对他很器重,可惜患病早逝。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呀,是多么地有修养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于陋巷,
别人受不了这种穷困的忧苦,
然而,颜回却不改他的快乐。
点评:在孔子看来,学生颜回勤敏好学,他追求的不是富贵,而是仁道。生活中的好与坏,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所以,他才能坦然地面对贫穷,真诚地面对生命,让快乐从内心发出,谁也夺不走他的快乐。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如果力量不够,
中途就会停下。
点评:学生冉求对孔子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没有力量再学下去了。」孔子答道:「不是你力量不够,是因为你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如果真是因为没有力量而不愿去学,你差不多已经学会了一半了。」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你要做君子那样的学者,
不要做小人那样的学者!
点评:「女」是通假字,通「汝」,指代对方。「儒」即学者之意。
所谓学者,就是有学问、聪明的人。在孔子看来,如果将学来的智慧用于不当的地方,就是小人。如果运用到合适的地方,就是君子。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从不夸耀自己。
军队打仗败退的时候,
他留在最后作为掩护。
将要进入城门时,
他却鞭打着马说:
不是我敢于殿后,
是我的马跑不快。
点评:鲁定公十一年,齐鲁两国在稷曲交战。不久,鲁军大败。齐国军士追赶鲁军。孟子反最后一个逃回城中,大家都称赞他很勇敢。然而,孟子反却说:是它的马跑不快!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朴实如果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
文采如果胜过朴实,就会显得浮夸。
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
这才是所谓的君子啊!
点评:孔子认为,朴实与文采是对立统一的。如果朴实胜过文采,那么,虽然看起来朴实淳厚,但却容易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胜过朴实,那么,虽然看起来华丽可观,但却会流于浮夸。而所谓的君子,是将两者把握得恰到好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
智者喜欢动,仁者喜欢静。
智者能够快乐,
仁者能够长寿。
点评:在孔子看来,智慧和仁德就像山与水一样。山,稳定可信赖,永远矗立在那里。它的沉静、稳重的品德和仁德非常相似。
水,则多变好动,不像山那样具有稳重的形象。水若为善,就能泽披万物;水若为恶,就是洪水滔天。而那些所谓的智者,就和水非常相似。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这种道德,
是至高无上的。
点评:孔子认为,中庸是「至德」,是最高的德行。行为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就是「中」。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就是「庸」。
论语全解京东好评率94%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2.7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