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大约用了两周的时间,学完了《礼记》,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国学另外一部经典《大学》。
01“四书”的来历
“四书”也就是所谓的《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是由朱熹编订的。在朱熹之前它们即不叫“四书”,也不是这个顺序。公元年61岁的朱熹在临漳做官的时候,用公费发行了“四经”和“四子”两套书,其中“四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四书”,从这个名字我们也不难看出,一开始朱熹是将它们当作“子书”的。
朱熹个人对四部书也都做了注释:《大学》、《中庸》的注释原创性很强,叫做“章句”,《论语》和《孟子》的注释则引用了程颢、程颐兄弟和其他一些人的意见,所以叫做“集注”,后人把它们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
元、明、清三代科举都是以这套书作为标准教材,我们后世说“程朱理学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主要针对的也是这套书。这倒不能全部怪朱熹,理学的堕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宋朝的时候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说,到了元朝以后才被各大解说家弄得面目全非,开启了思想禁锢。
朱熹一开始给“四书”的排序是:《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但是《大学》和《中庸》的篇幅很短,后人为了编排方便,就把这两部书排列在了一起,形成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顺序。
“四书”的编订受到了绝大部分读书人的支持,因为“四书”比起“五经”而言,要简单得多。虽然科举也考“五经”,但是有了“四书”大家都纷纷投向了“四书”的怀抱。“四书”中《大学》是第一部书,它的内容简单易懂,有着高屋建瓴的恢弘气势,也有着提纲掣领的重要意义。
02《大学》的来源
为什么我们要在讲完《礼记》之后,紧跟着就讲《大学》?原因很简单:《大学》原本是《礼记》的一个章节,后来才由朱熹将它拆分出来。
“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大人的学问”。在春秋战国的贵族社会中,大人指的就是贵族,也就是统治者,所以“大学”的意思就是统治者统治国家的学问,这个问题对于“王庶文讲坛”的老读者而言,我想完全不能够再难倒你了。
春秋战国时代是贵族的世界,贵族是分封制的特定产物: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共同组建起了宗法社会,《大学》既然讲的是贵族统治学,那么在已经跨入平民社会的宋朝为何会受到朱熹这样的推崇呢?
道理也很简单,中国儒家从荀子开始,开启了“法儒家”的模式,外表是儒家,内在却是法家,大部分打着大儒旗号的学者,本质上都在做着“托古改制”的事情,也就是借助对古籍的理解,而大肆掺杂自己的思想,推行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03“三纲八目”
我们翻开《大学》的内容,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短短几个字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接下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也叫做“八条目”。儒家所谓的“三纲八目”指的就是这些。
朱熹认为,这些内容是由孔子讲述,曾子记录的,后边对“三纲八目”解释的文字则是由曾子讲述,曾子的弟子记录,朱熹这样讲其实并没有任何根据,只是自我意识的遐想而已。另外有趣的一点是“三纲八目”中唯独没有“格物”和“致知”的解释,既然没有那么朱熹就只好自己补充完成,让《大学》和“三纲八目”从内容到结构,看上去都完美无缺。
但是朱熹这样做,也会引来一个问题,圣人的文字都敢写,朱熹把自己当作圣人了吗?好在朱熹死后确实成为了圣人,也没有多少人敢对他提出质疑,但是明朝中叶一个叫做王阳明的人却偏偏在“三纲八目”的解释上与他唱反调。
究竟谁对,谁错这完全是思想层面的东西,这个内容就留给以后吧。今天,关于“《大学》一书的由来”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四书”的内容是由朱熹敲定的,但是排列顺序却是后人图方便的编排;第二、请您记得“三纲八目”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