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49岁,老天会给你这些暗示,说明它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生活就是一个受锤的过程,而我们就是“受锤”的当事人。除了遭受生活的毒打,貌似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有些人会说,人活着,难道就一定要受苦吗?不受苦,难道就不行吗?

其实,不论你出生在哪个家庭当中,也不管你多有钱,结果都是无法改变的。该走的弯路,一条都不会少;该经历的苦难,也统统会不期而至。

对于“人生苦难”的认知,普通人一般要到49岁之后才能完全弄明白。因为49岁是一道坎,带走了无数中年人。没有经历过所谓的“生死关卡”,又何谈可以看透人生呢?

没有受苦的经历,就不会有甘甜的收获;没有春天的播种,就不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一切,都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

熬过了49岁,你会发现,老天给你这些暗示,说明它没有抛弃你。

一、你的人生,从波折变得平缓。

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到底是波澜壮阔的人生比较好呢?还是平平淡淡的人生比较好呢?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对于年轻人来说,那肯定是波澜壮阔的人生比较好。因为你要有所经历,做人生的加法,才能知道自己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其次,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那肯定是平平淡淡的人生比较好。因为人老了,就不能过分折腾了,做点减法,享受平凡的每一天,才算是幸福。

第三,从整体的人生来说,终究还是平缓的人生轨迹最好。普通人,没有过分突出的能力和毅力,就很容易在大风大浪中翻船,中道而别。

过了49岁,如果你逐渐活得平淡且安稳,那我劝你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要知道,有太多的人,他们一辈子都过不上平淡的小日子。

二、以中为用,不再走极端。

儒家的“中庸”观念,其实我们都理解错了,觉得中庸就是平庸。其实,真正的中庸之道,就是“以中为用”。

有三条道路,一条是快速上升之道,一条是快速下降之道,而另一条则是循序渐进之道。对此,你会选哪条道路呢?

选择快速上升之道,就等同于选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人生。我们当下有多快,未来就会摔得有多惨。

而选择快速下降之道,无异于直接放弃了人生,不可取。

一个人,当他明白了“适可而止”的真相,不再走极端,而是走回循序渐进的道路,相信他的未来,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有的“适可而止”,都是对于“人性贪婪”的约束。至少,你一步一个脚印,始终能让你登临山峰,避免了“物极必反”的风险。

三、一切都“刚刚过关”,有好运相伴。

在49岁之前,绝大多数人都对生活有着过多的期待,要么希望自己有权有势,要么希望自己大富大贵,完全陷入到了世俗的追求当中。

钱财,并不是越多越好,够自己花,那就可以了;势力,并不是越大越好,能够造福自己,造福家人,造福身边人,那就足够了。

就连“两个半”圣人之一的曾国藩,也认为人生不该求“满”,而应该求“缺”。

过分圆满的人生,那是不存在的。我们再怎么追求,也仅仅是徒耗心力罢了。而有缺憾的人生,则多了真实性,也让人领悟到“刚刚好”的真相。

凡事,刚刚好就不错了。比如你的孩子考大学,刚刚好过了重本线;比如你去赚钱,刚刚好碰到了好时机;比如你遇到了意外,刚刚好躲过了一劫。

不完美的人生,才强调“刚刚好”。恰恰是这“刚刚好”的观念,胜却人间一切。要知道,与其过早相遇,不如恰好遇见,人生满是惊喜和精妙。

写到最后

人生,其实很有意思。年轻的时候,我们在走极端的道路上“煎熬”着。中年的时候,我们突然就顿悟了,从而选择“中间道路”。

年纪越大的人,越是懂得“平淡生活”的美好。所谓“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平淡到能够随遇而安,不计成败地活着,就证明他已经走向了正道,生活也慢慢地回归到正轨当中了。

中年所有的经历和磨难,并不是为了折磨我们,而是为了让我们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从而选择正确的中晚年道路。这,就是命运“用心良苦”之处。

文/舒山有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