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里诞生了很多“真人”,个个法力无穷,神通广大。
《黄帝内经》中也从医学角度,反复推崇描述“真人”的行为表现,自然、恬淡、闲适、无为,却能身心健康,寿比天地。
真人到底是什么人呢?要认识真人,先从人的变化说起。
人的一生,要遭遇无数的事件,每一件重大事情发生前后,身体和心理都会有一些变化。这篇讲真人,也讲真人修身的秘诀。
小时候的我们,天真无邪,无挂无碍,无思无虑,身心也都会舒畅而健康。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有了很多经历,心理和身体有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些人在世俗的人心里成了“病人”。
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生命状态,说法也不一样,有“自然人”,“社会人”“真人”,“假人”,还有“圣人”、“贤人”、“今之人”的提法。佛教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魔鬼”等说法。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gū]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
古时候的真人,其形象高大巍峨,独立而不结朋党,好像德行不足,而不愿承受虚誉,悠然自得,卓然独立,却不固执,心灵宽广恢宏,却不浮夸。
这里聊到“义而不朋”。
孟子解释义:“义者,宜也。”
中庸之道,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是宜。
墨子对义的解释带着一点侠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义也。”“天下有难,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自己牺牲了在所不惜,这是墨家的思想。
这里的“义”是一个大写的顶天立地的人,形象异常高大。
“若不足而不承;”得道的人为人处事,没有自满,觉得自己好像永远不够。“而不承”,不接受什么,也不想什么东西属于自己。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道家做人,和儒家相似,内方外圆,虽然对人都很和蔼,无可无不可,没有成见,不固执,特立不群还能不固执,所以才能“张乎其虚而不华也”,心胸宽广又不浮华。像花一样张开,自己内在空空如也,能够保持虚怀若谷态度。
邴[bǐng]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chù]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邴[bǐng]邴乎其似喜乎”真人对于人生是乐观的,畅然和适,好像很高兴的样子。
“崔乎其不得已乎!”“崔乎”就是巍巍,高大之意,他虽然站在最高的位置,也有相当的成就,但一举一动,又好像是出于不得已。
“滀[chù]乎进我色也,”德行充盈而神色可亲,真人虽然对社会贡献了一切,但态度却是自然的。帮了别人好像没帮一样,“与乎止我德也;”接人待物以德行为皈依,“与乎止”就是与人共事,适可而止,哪怕是好事,也很谨慎。
从外到内都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
历史上有些好人,因为没有度,最后都好死了,有的因为功高震主,有的因为过于高洁。
功劳太大,道德太高,学问太好,到了一定程度不知收敛,最后以悲剧收场。
天下事很少圆满,太满了是要爆的。
“厉乎其似世乎,”气度宽宏,犹如世界一般广大,这句话各家解释有些出入,一个“厉”一个“世”,有解释严厉,有解释气度宽宏,古人解释“厉,危也”真人无所为安危祸福,真人也不遗世独立,至人无厉,于世同行。所以读懂庄子就难在这些字上。
看似矛盾,却又自然。至人处世,个人修养上,几乎每个条件都要具备。
“謷乎其未可制也;”高远超拔不受限制;“謷”等于是很傲慢。傲慢到什么程度呢?你看不出傲慢,却是绝对的谦虚。在傲慢与谦虚之间到什么程度呢?“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所以永远不出来,永远不担任任何名义的。“其未可制也”,他不属于哪一个范围。
“连乎其似好闭也,”踌躇迟缓,好像从容自若,虽然如此,他做人处处有一个范围。表面上看起来很固执,其实不是固执,他自然而然,懂得人生,也懂得处世。
“悗乎忘其言也。”无心散漫,好像忘记了他要说的话。能使人人佩服,忘了他的语言,因为他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不识不知而天机自发,所以叫作“悗”。悗,废忘也。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以刑罚为根本,以礼仪为辅助,辅助与知识去把握时机,以德行作为顺应万物的依据,
这四点,是个人修行的四个方向。
“以刑为体”就好像佛家的“以戒为师”。“刑”是政治上的管理。
刑是外在的限制,礼是生活的体验。生活在束缚之中还能够展翅飞行,在矛盾的世界里找到生活的自得。
另外“刑”有随时修理自己的意思。
道家讲长生,有言:“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生”就是心念一动,就要把念通通去掉;这个“死”,是要把杂念妄想通通消除。不生才没有死。当每一个思想烦恼杂念起来时,自己能随时清理。这样,慢慢地心性的本体就逐步清明。
另外,《说文解字》:“,罚罪也。从井从刀。《易》曰:‘井,法也。’。一个社会不管是对己对人,太严苛了,生命就会活得没有趣味。
所以要“以礼为翼”。“礼”的道理,包括的意义很多。中国有一部书《礼记》,《礼记》包括了三体:《周礼》《仪礼》《礼记》。《周礼》相当于当时的宪法。《仪礼》是讲礼貌礼节,相当于当时社会的秩序,生活的艺术等等。《礼记》就包含比较广,诸子百家的思想大都来于此有关。古人解释“礼者,理也”。“礼”就是道理。中国是讲礼治而不用法治,礼治着重在于全民文化的教育,“礼”不够了,或者道德教育达不到了,才用法治,用法治就是“以刑为体”。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这两句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光是自己管理得很严重是不够的,必须要了解“礼”的精神。“礼”的精神就是《礼记》开头的第一句话:“勿不敬,俨若思。”一个人的修养做到了,随时随地的没有杂念,没有恶念,没有妄念,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处理事情,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工作学习读书也好,对自己都很严谨,很自敬,不荒腔走板。
他的形态是“俨若思”,“俨”是形容词,自尊自重,恭敬的管理自己。看起来他好像在想什么东西一样,但实际上没有想,因为他在“敬”的状态,其实人的心境清净了,根本不需要自己管理自己,更不需要象刑法一样来管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随时清静了,所以说,光是“以刑为体”还不够,还必须“以礼为翼”,以真正的定慧精神辅助自己,然后处世之道。
“以知为时,”“知”同智,智慧,一个人,不管天下大事还是个人小事,要懂得天时,会把握时机。要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该进一步,什么时候该退一步,随时随地知道自处之道。
“以德为循”,随时在道德的行为上,自己知道人生的一个方向,一个路径。
老子说“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懂礼貌,知道约束自己,看好趋势再行动。老子的“三宝”,是老子做人做事的三个秘诀,小至于个人,大到天下国家都一样,“曰慈”,儒家解释为仁爱;“曰俭”,简单生活,做事简单明了,对自己有规划,这是俭的道理;“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讲永远跟在人家后面吗?不是,它指万事不要突出,因势利导的意思。不因势利导永远也做不好事,譬如山洪暴发,挡是挡不住的,一定要去挡,也要等趋势稳定了再做调整。
接下来对这四点加以引申:
以刑为体者,绰[chuò]乎其杀也;
把刑法作为根本的人,杀人也就宽裕很多,就是你要求得越严格,犯罪的人可能越少。
不论个人的自修也好,或国家的政治也好,为什么以刑为主呢?世上被水淹死的多,被火烧死的很少。有个底线,大家会更自由。
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
把礼仪作为辅助的人,是为了在俗世中推行。
“以礼为翼者”,以文化的精神做辅翼,垂之于万世的精神。礼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修养,修养越高,在世俗社会越容易行走。
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
以知识把握时机的人,行为是出于不得已;
有知识,有智慧,又能把握时机,知道进退存亡,“不得已”,就是只好这样做,不能不这样做。“不得已”有两个观念,第一,用儒家来讲,孔子想救世,明知道这是救不了的时代,他还是要去做,所以尽其一生都是救世,每个宗教家都是这样,这是“不得已于事也”;第二,知道事情没有办法做,就恰当好处,适可而止。“知”是两方面的应用。
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以德行作为顺应万物的依据的人,就好像和有脚的人一起登上山丘一样平常。而人们却以为他是勤于践行的人,
真正一个修道的人,他入世处事,日理万机,外表看起来忙得不得了,但他的内心什么事都没有,逍遥自在,也属于无为之道,因为他处理一切都有一个制度一个规范,有规范才有自在。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所以不管人们喜好也罢,不喜好也罢,天地万物与人总是浑然一体,那些认识到这种统一性的人,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那种没有认识到这种同性的人,实际上也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认识到这种统一性的人与万物同属一类,那些没有认识到这种统一性的人与俗世中的人同属一类,天地万物与人类不是互相克制的,达到这种认知程度的人就叫做真人。
庄子的文字很优美的。这一段说明世界上的事都有正反两方面,有喜欢的一面,就有不喜欢的一面,没有办法两全其美,那么,这两方面就各有一个偏见,这个偏见的产生就多了起来。庄子提出真正的“一”,事实上,如果分析起来,演绎起来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面是“与天为徒”,“天”值天道,不是代表宗教性的天,也不是自然科学的天,“徒”是指像朋友一样与天道相合。
懂庄子难,解释庄子更难,在“难”的路上感受自然领悟的开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