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大师的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追随古圣先贤学习孔夫子的《论语》。我们继续跟随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学习他所编写的《论语集注》,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10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朱子注释:“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外表是轻浮的,内里必然不能坚固,因而若不厚重则没有威严,所学也不能够坚固。
主忠信
(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
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且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若无忠信,岂复有物)
在前面的文章我们已经学习过朱子对忠和信的解释是:尽己之谓忠,实之谓信。朱子说:人若不忠信,那么事情就难以有成果,很容易就作恶,为善则很难,因而学者必须以忠信为主导。
程子说:“做人之道讲求忠信。《中庸》说‘不诚则无物’,意念不真诚则没有事物。而且《孟子》说‘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无时无刻都在出出入入,不知道它的去向,这所描述的就是人的心。假若没有忠信,那么还有事物吗?”
无友不如己者
朱子说:“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朋友是辅佐自己实现仁道的,假若朋友不如自己,则非但没有助益,还会消耗自己。
有人抓住孔子和朱子上面的说法,来批判他们,指责他们势利眼,只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看不起那些水平不如自己的人。这个批判的逻辑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孔子和朱子的行为已经反驳了这个批判。孔子和朱子的职业都是老师,在古代老师被称作夫子或者先生,他们两人门下都有很多弟子,如果他们看不起水平不如自己的人,那么他们的弟子不是水平都不如他们吗?为什么孔子和朱子还结交水平不如自己的弟子们呢?他们当老师,并非只是把老师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他们把这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事业,希望把自己的圣贤学问传遍天下,乃至传承后世,这是圣贤的责任心、悲悯心和个人使命感。
其次,看文章要懂得看意思,断章取义没意思。南怀瑾老师认为“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要认为朋友不如自己,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优点和长处。南老师的理解很独到,具有很谦卑的态度,很符合孔子一贯的口吻,如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过在我看来,朱子的解释,或南老师的解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说到孔子的本意,无非就是:学习他人的长处和优点,结交益友使自己进步,不结交损友使自己堕落。
过则勿惮改
朱子说:勿,亦禁止之辞。惮,畏难也。自我管理(自治)不严格,不良的身语意(行为、语言、思想)则会日益增长,因而一旦有不良的身语意就应当尽快改正,不可以畏惧艰难而苟且偷安。
程子说:“学问之道并没有什么,只不过是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迅速改过以从善罢了。君子的自修之道就应当‘过则勿惮改。’”
游氏说:“君子之道,以厚重和威严作为本质,通过学习来成就它。学习之道,必须以忠信作为主导,并且用比自己优秀的人来做辅佐。然而有些人吝于改过,他们终究是无法进入德行之门(无以入德),而贤能的朋友见他这样,也未必乐于奉告他们好的原则和方法,所以还必须要有‘过则勿惮改’的勇气和决心,贤能的朋友才会给予他勉励和规劝。
绝大部分人都很聪明,发现你是不愿意接受意见,那么他们以后就不会再给予你提示和建议了。他们不必枉做小人来与你结恶缘。
也许被指出缺点和不足的时候,感觉指责者很可恶,自己的心中很难受。当平静下来思考,圣贤面对指责和批评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曾经有很多人非议王阳明,王阳明却说:“凡是天下议论我的人,如果我能从中得到益处,那他们都是在跟我切磋,在我看来无非都是警惕、修行反省、提高德行的地方。古人说“攻吾之短者是吾师”,老师又有什么可恶呢?”
王阳明这是多么宽广的胸襟和气度。如果身边有人肯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一来可以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被人非议之处,二来可以检验自己的胸襟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