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篇解读《中庸》(18)
――你想的到吗?儒家“大德”“大孝”的主要内容是“光耀门庭、子孙昌盛”!
作者:红岭浸道
引子
古代先贤的著作,包含着极深刻的哲理,对个人的认知和修养作用极大。但许多人因为“文言文”难读,就放弃了。
笔者由于机缘巧合,对“文言文”不怎么“畏惧”,所以能够细读,并收获巨大:从古人的见解中参悟出了人生大道!
因为如此,我斗胆将自己对一些“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使得大家再遇到这些“文言文词语”时,能够轻松理解。
下面是按原文顺序解读的《中庸》部分内容,不一定对,给您提供一个新视角而已。
舜的“大孝”何来?
我们都知道,舜的父亲瞽瞍曾联合其家人“害舜”,结果舜想办法保得性命。但在《中庸》文中却写了“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这说明,孔子对于舜的孝是极为认可的,同时认为他是“大孝”,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孔子评价中的几句话吧。“德为圣人”是一句没有具体指向的话;“尊为天子”,与其孝是有关系的,做了天子,光耀门庭,算是“大孝”;“富有四海之内”,也是光耀门庭的内容;“宗庙飨之”,配享宗庙,只中加之其后世荣耀,与孝的关系好像不大;“子孙保之”,说明子孙昌盛,也算是为祖宗世系的繁衍做出了贡献,可谓“大孝”。
这可能是后世儒家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来源吧?
孔子所谓的“大德”是指什么呢?
孔子说完舜的“大孝”,紧接着就说“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从其逻辑关系上可推知:舜的“大孝”就是“大德”的典型表现!
前面我们解读了“舜的大孝”,指的是“光耀门庭、子孙昌盛”。所以孔子所谓的“大德”重点也是“光耀门庭、子孙昌盛”。
可能有人认为,孔子的“大孝”“大德”不仅仅局限于此,其主要内容是“晚辈对长辈的顺从和敬重”。但可惜的是,在《中庸》这段文字中却不是这样说的。
“孝”的主要内容,儒家经典《中庸》的解释是:“光耀门庭、子孙昌盛”。
只要做到了“光耀门庭、子孙昌盛”,就会“必得其位”,有地位是光耀门庭的当然之选;“必得其禄”,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必得其名”,有权有势者,名声必须“很好”啦!“必得其寿”,子孙昌盛,按现代人的理解,其基因永传,肯定是一种“长寿”形式。
《诗经》六句说的啥?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这六句,怎么解读呢?
“嘉乐君子”,是“喜乐君子”或“美好君子”的古代说法。
“宪宪令德”,可以理解为“概括全部的德行”,或者说“其所有的德行”。
“宜民宜人”,是指其治下的“民”,以及贵族士人,都相处得不错。
“受禄于天,保佑命之”,指的是苍天保佑,使其有相应的地位。
“自天申之”,指的是人自己的命运是与天地贯通的,天人合一。
读后感悟
孔子所谓的“大德”“大孝”,其实是能够取得较高社会地位,并子孙繁衍昌盛。并非指的现代人所理解的要有高尚的道德,也不是孝顺尊敬老人。
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子思作为孔子的孙子,对于儒家所倡导的“大德”、“大孝”是非常明确的,这一点不能否认。
所谓的“受命于天”,一方面指的是基因传承上的祖上积德;另一方面,指的是自己能够在世上混出名堂,取得地位(现代人可能再加上获得财富资源等等);再一方面,是保障子孙的繁荣昌盛。
因此,正确地理解儒家的“大德”“大孝”,至关重要!
读经典就是要从根子上理解儒家,《中庸》就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读通经典,受益良多。还可以防止被二千多年来的“假儒家”给骗了。
附:《中庸》相关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