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这是讲作为君子,内在美和外在美应该刚好匹配,如果不匹配,就不能算是君子。所以,君子既要讲究内在的涵养,也要讲究外在的礼仪举止。
从哲学的高度看,文指外,质指内;连接内外的,是道理,也就是礼仪。
有一段关于孔子吃肉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儒家讲礼仪制度。礼制规定,肉类切割的方式不合规矩就不能吃,叫“割不正不食”。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断了粮,几乎要饿死了。这时,子路蒸了一头小猪给孔子吃,孔子不问来路,把猪吃了。
后来回到鲁国,有人问孔子:你不是讲究礼制,“割不正不食”吗?当时子路给你的小猪,来路不明,你为什么就吃了呢?
孔子说:那时求生,此时求义。
也就是说,肚子饿了,就不管食物来路正不正,割得正不正,填饱肚子保住性命最要紧。
有人因此而说孔子虚伪。
孔子真虚伪吗?
其实不然。
依照文质彬彬的要求,孔子当时求的“质”,是求生,或者说是敬畏生命,为了保住性命,当然什么食物都要吃。
也就是说,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敬畏生命,是最大的礼。为了保住敬畏生命这个礼,吃什么都可以。至于食物是怎么来的,似乎并不重要。
当然,这和“嗟来之食”,当汉奸走狗出卖国家利益,是两回事。
毕竟,孔子当时吃的那只猪,和国家利益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只是自己的性命而已。
这意思就是说,质,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含义。质的变化,也必然会引起文的变化,否则就不是文质彬彬了。
朴实无华,即文质彬彬用现代的话说,文质彬彬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实际的决定。人的地位、处境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质的变化,质变了,文自然也要跟着变。所以,当朱元璋还是乞丐的时候,他可以喝翡翠白玉汤,而且觉得很好喝,但是当了皇帝之后,翡翠白玉汤就不是什么美味,简直是垃圾。
后世的很多儒者,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讲求儒雅端正,即使穷得连饭都没吃的,也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去做点实事,这是君子的行为吗?他的文和质,是匹配的吗?当然不是,所以这样的人被称为穷酸。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过节日走亲访友的时候,穿着华丽的衣服,那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应该有的礼节,这是文质彬彬。
但是现在很多人,拿着三四千块一个月的工资,却天天穿着华丽的衣服,像王子公主一样,这是文质彬彬吗?当然不是,这是奢华显摆,不重实际,和古时的“穷酸”同出一辙。
过节日的时候吃丰盛的食物,平时吃简单的食物,这是文质彬彬。
有钱人过有钱人的生活,没钱人,有没钱人的日子,这是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就是中庸,中庸就是实事求是。
所以,文质彬彬,是中庸之道的活的灵魂。
朴实无华,有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