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曲成万物而不遗

曲成万物而不遗,语出《周易-系辞》。看字面上的意思,一般理解为:委曲求全则可以成就万事万物,没有遗漏。有些甚至把这个“曲”字理解为圆圈,认为做事是要考虑周到,全盘计划,才会没有遗漏,才能成事。

这两种理解不能说错,但也不全对。充其量只是这句话表面的意思。

曲,最初的意思为弯曲,与直相对。从哲学的意义来讲,曲成万物的“曲”,应该是和直言不讳的“直”相对应的一对哲学概念。

古人得道,往往直言不讳,大义凛然,有些甚至怒斥君王,以至招来杀身之祸。这些大义凛然的得道义士的行为,固然令人敬佩。但是能做成什么事呢?以死殉国,以死殉道,虽然成就了个人的名声,但是对于国家能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所谓看透了世事,知道天下无道,因此归隐山林,自己过逍遥自在的日子,根本不管世间百姓的死活。这种消极避世的行为,其实是另外一个极端的直。是直接不管,是直接出世。

以上这两种情形,都不可取。对于国家的发展,芸芸众生的福祉,甚至对于自己的发展,都是百害而无一利。都是“直”的表现。

有鉴于此,《周易-系辞》才从客观事物中总结出“曲成万物而不遗”这句话。有人要说,《周易-系辞》成书那么早,怎么可能是总结世人的行为之后才有感而发的呢?

不错,这书相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早,但也无非就是周朝的事。而周朝之前,还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史,那时的人文化不多,做事更加刚直,动不动就以死相谏。所以《周易-系辞》的作者才要说“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样的话来劝导世人,特别是那些当官的,那些愿意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人。倘若所有人都直来直去,不顾后果,那么社会就没有办法向前发展了。

所以,曲成万物的曲,是曲线,是谋略,是一条路走不通走另外一条路。不能死脑筋一条路走到黑。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是,走另外一条路,不能改变目标。

也就是说,要执着于一个目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力,都要想办法达成目标。这就是《大学》里面说的: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要从方方面面去想办法,尽心尽力,以求达成最高的目标。

另外,曲有迂回的意思,山路十八弯,就是指山路弯弯曲曲的。虽然弯弯曲曲的,很费时很难走,但最终可以走到目的地。

人世间的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外物的阻挠,都可以笔直的发展。比如修路,如果没有钉子户挡在中间,所有的路都可以修得笔直,但是很多路就是为了照顾钉子户,不得不转个弯。

说到底,人间有什么事情的发展,是可以不受外物的干扰的呢?

孔子传道,劝说君王施行仁政,有些君王是同意的,但是下面那些张扬跋扈的将军会同意吗?都施行仁政,都讲道理,将军士兵哪儿还有用武之地?所以他们要反对。

再说小孩子的学习吧,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都身体健康,都热爱学习,然后他平时又不生病,那么认真努力的学习十年,任何一个小孩都可以成为很有才华,很有能力的人。

但是,谁能保证每个人都不生病呢?谁又能保证每一个孩子的智力都是一样的呢?因为孩子的身体千差万别,家庭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些挫折,对于学习和成长,都会有好有坏。

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实施教育,使其成才,是自始至终都不能改变的目标。所不同的是方法。

也就是因为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会遇到外力的阻挠,所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直来直去。

换句话说,只有明白了曲成万物的深刻内涵,事业才能有所成就。

心诚,慎终如始

而成就,其实也和诚心,诚恳,抱一不二的意志有关。

如果只明白了曲,而不明白诚。也就是每天随方就圆,把自己拧成一根麻花,但与此同时,目标也在不停的改变。看到这条路似乎可以走通,就把目标改在这里,这条路走不通了,又转弯,又“曲”一回,然后目标又改变一次。长此以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走这么多弯路。

所以,《中庸》特别强调“诚”,心诚,意志坚定,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本色,才能始终记住自己的目标。

只要始终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放弃,不气馁,那么在任何时候都是在为目标奋斗。

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应该记住:一味求直,则万事难成。适当的低一下头,适当的体谅一下别人,适当的放松一下自己,适当的转个弯,适当的冷静一下,适当的休息,都是曲。曲,才能成就万事万物。因此说,曲成万物而不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