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嘴边不离中,原本的用意是

北京中科曝光 http://www.wzqsyl.com/m/

“中不中”?“中”!

为什么河南人有事时不说:“好不好”“能不能”行不行”?而偏偏非说:“中不中”?到底有啥区别?

为什么河南人都说中,目的何在?

为什么河南人时时、事事都说“中”字?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中”。

有些人认为是河南地处中国中心的缘故;有些人认为是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的原因;还有一些人认为河南在古代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才说“中”的。

天地之中是吾乡丨图源网络

通过对出土文献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保训》和《心是谓中》两篇短文的体悟,以及对传世文献《易经》、《尚书》《大学》《中庸》的研读,根据自己对正心修身功夫的实操,我发现河南人嘴边不离“中”的生活习惯,原本是在实操《中庸》致中和进行正心修身,致中和的心法是践行华夏民族文化信仰的源头活水,是代代传承的真骨血。

清华简丨图源网络

这个发现应验了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在一次演讲时曾慷慨激昂地说过一句话:“河南那是何等的地方!那是我们中原文化精华之所在!”。因此以上的原因及认识是粗浅的。

现在一部分外地人经常拿“中不中”来羞辱河南人,一些河南人也因此感到土气,不自信。可见河南人说“中”的本来用意在历史长河中被湮没的太久远了!

“中”字的演变丨图源网络

“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河南人嘴边不离的“中”,就是“中华”的“中”,“中国”的“中”。“中”在甲骨文中像一面直立的旗帜,属象形字,是迎风招展旗帜的形象,原意不是指地理位置。

甲骨文“中”丨图源网络

《中庸》:“中,天下大本也”,“中”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氏所证悟宇宙生命的本源,是天地万物运行生息至极无加的根本准则,“中”在天叫天理、天道,在人叫人性、本心。《心是谓中》:“心,中,处身之中以君之”,意思是人的本心就是“中”这个天道,在人身主宰着我们的身体。也就是说向内超越七情六欲之后心体的中正状态就是天理、天道,天理、天道不在天边,也不在眼前,而在我们的心田。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祖丨图源网络

我们的心是什么东西、在哪里。王阳明说:“心不是这颗肉团心,死的人肉心还在可没有了感觉;心无体,以与万事万物的感觉是非为体”,也就是说情绪感受就是心的发动,作为个人层面情绪感受也是我们的私意表达。能感受到心发动的位置在我们的两乳正中间胸口位置,我们常称为“寸心”、“方寸”。

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丨图源网络

“中”用现代科学文化讲叫“绝对真理”、“宇宙法则”、“自然规律”等等;哲学上称为“本体”;古代儒家称为“至善”、“道心”、“万物一体”;道家称为“道”“无极”;佛家称为“自性”、“佛”、空性”;王阳明心学称其为“良知”。因此,《易经》的“中正之道”,《尚书》的“允执厥中”,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守中”,皆来源于此。

河南人说的“中”是站在心体中正、没有善恶分别归于至善、合于天理的高度,给对方作出的承诺;常人说的“好、行、能”是站在心体不中正、有善恶分别的状态下作出的回答。

在社会政治理想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站“中”、“万物一体”与天理、天道一致的境界,向全人类的庄严承诺,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的普世价值与此相比简直就是相形见绌,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中”和”万物一体”均是心本体的状态,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像迎风飘扬的旗帜一样引领着中华民族创造了从没间断过的五千年文明光辉历史。

河南人都说“中”,最初是基于全民修身的原因。

河南人不管富贵穷通、贩夫走卒、引车贩浆之流,时时、事事说“中”的生活交流方式兴盛于周朝。出土文献清华竹简《保训》篇记载了周文王重病时给儿子周武王的临终遗训,是中国流传下来的第一封家书家训。遗训中周文王给周武王讲了舜求“中”和商汤祖先上甲微假“中”的故事。

上甲微,商国君主丨图源网络

舜的故事我们都清楚,关于上甲微的故事与传世文献记载的出入较大。文章中记载:“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耐追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服不懈,用受大命。”意思是上甲微向河伯族(河洛文化发源地)借鉴、学习“中”道的心法,以向有易族报杀父之仇,结果有易族认罪,上甲微以直心报怨没有发动战争就解决了纠纷,后上甲微跟随河伯族践行“中”道,并将之传给子孙,一直到成汤。上甲微的故事,通过其假中报仇,最终秉持中道,以直报怨化解恩怨,最终获得天命并且谨慎的秉承中道心法不失,以至于商朝传承了年。

传世文献记载上甲微与有易族发动了战争,打败了有易族。同时还有专家认为假“中”是借的什么判决书之类的物品,以及认为是什么军旗之类等等,可见这些是不明我们老祖宗的心传家法所导致的误解。周文王临终时念兹在兹的“中”,是华夏民族的十六字心法“允执厥中”的中,这遗训揭露了一个重大秘密,那就是在尧舜禹夏商周时期,王位的传承除了权利接续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也就是“中”道的传承。

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何尊·宅兹中国丨图源网络

出土的何尊铭文中记载周武王灭商后的的一句誓言:“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意思是,我住在天下的中心,由此统治民众,并以此断定“宅兹中国”是中国最早的记载。而根据夏商周文化传承应该是“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意思应是我将心安住在“中”正状态,秉承“中”道,国家自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戴,这样的断句认识更为符合华夏民族的文化传承,文化上的中国比地理位置上的中国更准确、更有意义。

周朝设制《周礼》是通过全民修身达到“中”的全民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以修身成圣成贤为教育根本而设立的文明国家结构是周朝国运达八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出自《礼记》的《大学》篇中“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周朝的气象。

故宫“三大殿”之一:中和殿丨图源网络

北京故宫中和殿乾隆御笔的“允执厥中”匾额,就是皇帝提醒自己在七情六欲升发时,不随情绪感受向外怪罪、投射,而向内通过致中和进行正心修身,从自己的心体上得到修正而自然在行为层面显现的中庸状态,故此皇帝才能真正做到处理国事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流变,儒家道统的中衰,河南人嘴边上的“中”的本来目的早已被人淡忘的一干二净。

河南人时时、事事说“中”,原本是正心修身致中和的实操功夫。

儒家经典丨图源网络

《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庸》:“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无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两句话是中国心法传世文献的记载,但没有具体说清楚功夫要领。

据自己实操体悟这里面有四个核心内容:一修心根本核心是我们承认原本清净的心不清净了也即原本中正的心不中正了,因此才要修正;二修心的功夫下手处在喜怒哀乐也即情绪感受上正心,致中和就是情绪感受上用功;三未发之谓中,说的是心体本来的中正状态,是天下万物的本来面目和基础状态,是修心的基准;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不向外怪罪、投射,始终用“中”的基准向内观照、不着力心体,从而化解情绪就是和,而不是节制情绪使情绪适度,和才是达道的真功夫;四王阳明:“圣人达到位天地、育万物的境界也是从喜怒哀乐上养来的”,意思是不管干什么,修心为本,心里有无尽的宝藏。

致中和石匾丨图源网络

根据四个核心内容,致中和的最究竟实操功夫流程参考如下:当人情事变时,外境会引起我们的“七情六欲所感”(在此起心动念处,佛家称为“烦恼”、儒家称为“私欲”、道家称为“人为”),心已处于不中正状态,我们习性向外怪罪、投射、抓取,这时不要跟随向外投射的念头,向内直面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受,同时用心体本来“中”正的基准提醒自己,感受自己的情绪从而使情绪化解消散,恢复“行事的心”,这时候才能达到中和的智慧状态,做事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这里边有三点重要的正知正见,必须在感受化解情绪时提醒自己,第一点,我是这颗心,不是这具身体,本来心体就是“中”正的;第二点,必须承认心现在已经不“中”正了,有了七情六欲非“中”正的感受;第三点,我决不是为了我以为的理由而痛苦烦恼,也就是我的情绪感受与外面的人事物没有任何关系,是我心上问题,断掉向外投射、怪罪习性。

儒释道三家丨图源网络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是心性之学,都在起心动念处下功夫。儒家着重去人欲存天理,达到万物一体,解决社会人和人之间和谐共处的问题;佛家偏重化烦恼为菩提,解决人内心和谐共处问题;道家偏重去人为道法自然,解决人和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问题。儒释道三家实际上是心性上的一体三面,在心性上下功夫,解决人和人,人和自己、人和自然界和谐共处。

尽管儒释道三家方向一致,但修心实操功夫有很显著的区别,儒家道统与释道两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儒家完全清晰的明白修心功夫在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受上正心,正常做人做事,不离生活日常修心,不是去禅定不思不想,不是隐居山林闭世修心。同时不把明心见性或者顿悟某种境界为目的,一心在化解内心的不中正、不清净、私欲上下功夫,并且这种功夫把情绪感受做为最底层,直奔心体核心下省察克治之功,不在诠释信念上和外相上下功夫,核心观念与佛道不同的是,“不是执着让我痛苦、而是痛苦令我执着”。

王阳明龙场悟道丨图源网络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这一功夫的翘楚,致良知就是儒家的致中和,这两者都是心法中最究竟的实操功夫。河南人时时、事事说中,是在用“中”的基准相互提醒并用“中”的标准承诺对方后,在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受上正心,使心达到中和态,这时处理事情才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就是在致中和的实操功夫,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格物致知的功夫。

现在河南人说“中”已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但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河南人几千年来把它留在嘴边一刻也不舍得忘记,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的乡音,更是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文化根源。

作者简介:时中,从事政法、纪检工作多年,为破解"不想腐"这一难题,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从而走上了自律修心之路。通过实修体悟到中华文化不愧为人类之"绝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