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翻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清楚认识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之人,而能够清楚透彻地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白达观之人。能够取胜与他人战胜对手是有能力有实力的,能够克服自己缺点战胜自己超越自我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真正的富足富有是懂得知足常乐,不贪求,内心丰盛满足和平自在。自我强大了,有理想志向有目标追求的人,付诸行动才能坚持不懈,才可以取得事业进步和成功。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安守内在遵从于心,不离失本我本真,就能使生命得以长久。而追求自己精神境界的升华,于道同一,身体虽然死亡,但其精神不死。
解析:
1,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为仁由己而为人乎?自己内在的提升和精进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根本所在。老子本章主旨在于讲述修心修身之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之贵不在于人不知而在于能己知。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于人,知人以知己,知己以知人。回归自我,认识自我,在自己身上找根源,克服自身缺点毛病,努力提高自己的品质德行,能够战胜自我,并且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真正的能去为强者。老子反对自我膨胀,也就是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都是错误的,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而是要不失其所,安于内在,持中抱一,守中持一。
2,于修心修性修身修行而言,儒家讲的克己以为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知己而后致中和之中庸之道等等都或许是大家所熟知的。老子则教我们以身观身以天下观天下之达观,而后能知人自知,自胜而为强。这些修行之法与儒家都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的学习修为都最终是人自身的自性德能的提高。
3,孔子说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真正的富有真正的富足是自我内在的丰富,自我素养的提高,自我内心的和平喜悦安宁,自我精神的升华和超越。古往今来无论文人雅士还是圣贤伟人,不管其有了多么渊博的知识,具有了多么优秀的才华,取得了多么大的功名成就,获得了多么好的声誉,而都难免一死,功名权贵财富利禄什么都带不走也留不下,能留之后世子孙的东西,也就是也就其精神其风范,为后世之人所效法学习所祭祀纪念,身虽死而精神犹存,这也可谓之人本精神,同样这也是儒家所追求的入世出世的最高境界。
4,老子教人学道修道识道悟道,安于内心,守住本我,也就是把握住真我这个根本不分别脱离,知行合一“不走心”,生命则得以健康长久。而长生久视之道则是教人回归于人之应然的本源的本质本性本我本真,最终达到于道同一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自我本性本命的回归,就可以超凡脱俗超凡入圣,肉身虽死亡消逝而生命却只是换了个地方“回老家”去呆着。
启示:
本章非常简单的大道理看看谁都懂,说说谁都能出口成章,悟之于心,行之于世则古今稀有。财富权位人之求,长生不老人之求,流芳百世亦人之求,各种所求皆是外求,求人不如求己,外求不如内求。
看得开望得远,拿得起放得下,能够舍得放下,不执着于各种名象,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活出人生的豁达开明则是要妙。人生最高之境界则是老子之无为而无不为。
父母生之给我们以身体生命,但就思想精神灵魂而言,我们皆生不知何以来,死不知何所归。老子所教自我回归于本性本命,得道而与道同一则生命得以长生永恒,身虽死亡而生命犹存。我们凡身肉胎之常人对此则不可知也未可知,对生命的认知尤其是思想意识乃至于精神灵魂的认知历程也许我们人类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
大道同源,大道至简,万法均等,九九归一。本章可以生出很多有为法,如军事上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经营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等道术以本章为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纵观全部道德经,为人处世修行养生等方面之方法论,都可以从老子思想中得以引申和发挥,后来老子思想发展出道家道教也就是必然。
版权所有翻录必究
引用的朋友们请手下留德
保持原创或者载明作者及出处
弘扬传统文化分享功德无量
愿大道广传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