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文为我系77级系友周文彰昨天发表在《学习时报》上文章,他在此文系统回顾了自己四十年理论生涯,里面对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经历的回忆形象生动,也给人启发和鼓舞。今天,系官微推送此文,和读者诸君共享、共学习!我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受益者,年初进入南京大学哲学系,人称“七七级”。这一年,正是我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元年”;是改革开放给了我理论学习的机缘,我也一直以改革开放作为我理论研究的课题。换言之,我的理论生涯与改革开放是同步的。宿舍变论坛,同学成“对手”我们这个班,应届高中生只有几个,主体是插队知青、回乡知青、民办教师、工人。高考制度的恢复,“忽如一夜春风来”,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于是,争分夺秒,刻苦学习,成了我们的常态。除了按时听课,还加码读书,读马恩列斯毛,读康德黑格尔,参与学术争论,比如,“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否起决定作用”“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等等。我们赶上了好时候,虽说还没有什么理论功底,但都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卷进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宿舍变成了论坛,同学成了争论对手,每天晚自习后从教室回到寝室必要争论一番,常常面红耳赤。正是这种互不相让的争论,推动我们读书,找到理论依据后继续争论,如此反复,使我们的理论水平、思想观点、研究方法都得到提升。我至今还保留着一篇叫《真理没有阶级性》的手稿,它是我和同学们争论的产物,稿上注有“.11,初稿”的字样,是我入学后8个月写的。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了我的哲学文集《从历史走向现实》。读大学期间我写得较为成熟的哲学论文,是《谈谈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长期被认为是主张“阶级调和”的理论。在思想解放的氛围中,我感到,“中庸”是讲人类行为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例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分勇敢是鲁莽,太缺乏勇气为怯懦,两者中间才是勇敢,是美德;花钱过度是挥霍,过分小气为吝啬,介于二者之间的才是节俭。这实际上要求人们的行为不可走极端,而应保持适度状态。于是我认定,亚氏的“中庸”是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辩证法“度”的概念的最初表述,与“折衷”“调和”不能等同。在老师的帮助下,论文发表于《南京大学学报》,《新华文摘》年第1期转载,接着,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收入。一心做学问,立志出思想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南京建工学院教哲学课,接着在职读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进修班。年9月—年年底,在中国人民大学师从肖前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这一时期,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让我最初的哲学价值观受到深刻洗礼。大学三四年级时,我把专业方向锁定在西方哲学史,接着聚焦为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家之一的谢林哲学,还发表过好几篇研究谢林的论文和译文。进入博士学习阶段,一个新的想法渐渐挤上心头:一辈子研究一个人,可以成为学问家,但难以成为思想家。我梦想成为思想家:我想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地贡献一些思想,发挥好哲学的实践价值。我发表了《哲学迫切需要面向当代现实》《让哲学从学术圈走向决策圈》等文章,倡导哲学家们下笔写文章,既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