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是,“儒”或“儒者”早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儒”的本义是柔,是“术士之称”。“儒”原本是一种拥有某些技能的术土,并没有后来那么光芒四射、令人敬仰。根据墨子的说法,“儒”这种术士,不过是专门操办红白喜事的专家而已。墨子说,“儒者“特重礼仪、声乐,善于操办丧事,但是他们有一套与繁杂仪式相关的学问,自视甚高,不从流俗。看来“儒”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只是有点学问,处世显得有点特立独行。孔子自已起儒"或”儒行“来、就美化多了。他在回答鲁衰公关于什么是“儒或“儒行"时:,一口气列举了十六种“儒行”,例如:備者有宴席上的美酒佳肴等待别人聘请,有刻苦治学得来的学问等待别人咨询,有忠诚信义这样的美德等待别人举荐,有身体力行的精神等待别人录取等等。孔子总结说,所谓“儒者”,不会因为处境困苦贫贱而灰心丧志,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不会蒙蔽君王,不会连累长辈,不会使官员糊涂,因为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才叫做“儒”冯友兰《原儒墨》说得好:“儒家与儒两名,并不是同一的意义。儒指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之一种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的一学派。儒为儒家所自出,儒家之人或亦仍操儒之职业,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孔子不是儒之创始者,但乃是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约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年之间。他祖上原是宋国贵族,因内证逃到鲁国。孔子自称“吾少也贱”,那意思是说,他少年时家境贫寒,出身微贱。不过另一层意思他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他是个私生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六十四岁时与颜家少女“野合而生孔子”。所谓“野合”按照古人的理解,就是“男女苟合“野合而生”当然是非婚生子无疑。以往的儒生都自认为孔门弟子,本着为尊者讳的立场,百般否认这点,其实是大可不必的。孔子二十岁当上了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担任管理仓库、牛羊的小差使。他受过良好的传统武土教育,熟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从小就从事儒者的职业活动一一祭把礼仪,又善于射衛、驾车,孔武有力,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由于他精通六艺,三十岁就开始招收学生讲学。其间只有短暂的三年时间担任鲁国的官职:司空(掌管工程)、大司寇(掌管刑狱),其余时间都在从事教育。然而孔子本人却十分热衷于政治,总想当官,可是政见不合时宜,总是蹉跎困顿,怀才不遇。于是,他把郁积于心中的政见通过讲学的途径,尽情地抒发出来。他的学生把它记录整理成书,那就是影响中国政治二千年的《论语》。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学派或思想家无法望其项背的。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是他的思想核心。“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的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对执政者的要求。在孔子看来,“仁”应该是“礼”的基础应该把“仁”注入“礼”,“礼”オ能永葆活力。孔子生活的鲁国,保存了西周的典章制度,“礼”与“乐”有着深厚的土壤。他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自命为当代周公,十分景仰西周的礼乐文明,对当时“礼崩乐坏”现象十分不满。齐景公向他请教执政的要旨时,他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维持贵贱尊卑等级的“礼”,来抨击破坏礼制夺取政权的田氏。晋国推行法治,铸造刑鼎,他反对说:晋国要灭亡了,因为它丧失了治国的度了。这个“度”,就是周礼的贵贱有序,晋国铸造刑鼎,依法治国,就是“贵贱无序”。鲁国的贵族季氏使用周天子的乐舞,他认为是“僭越”。季氏征收土地税(田赋),他认为违反了“周公之典”,因为井田制是“藉而不税”的。这种捍卫礼乐文明的向后看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方法,渗透了怀旧的保守主义,成为后世儒家坚信不二的教条。孔子主张学生要学社会、学历史,所以他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近则夏商周三代,远至大同之世,无所不学。他整理的《诗》、《书》、(礼、(乐、く易入く春秋),既是他学历史的凭借,又是孔门讲学的教材,成为后世的儒家经典“六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晚期出现的私学(与官学相对而言),为统治者培养政治家、战略家,孔子办学,为出身寒微的人才开辟一条从政之路,或许可以说是孔子最为了不起的成就。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那就是“有教无类”,而且教育的目标是“安人”、“安百姓”,把教育个人与社会贯连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也就是后来儒家之书く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有这个使命,受教育的人,尤其是士大夫阶级,格外有一种尊严,愿意“条身以成仁”。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出于对他的道德学问的敬仰,以各种方式把它发扬光大,曾子、子思、孟子的著作《大学》、《中庸》、《孟子》,分别发挥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政治伦理。这就是被后世学者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孟子被誉为“亚圣”,其地位仅次于“圣人”孔子。孟子(公元前公元前年),名轲,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后人把子思与孟子称为“思孟学派”。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不安定的战国时代,他在游说中向各国君主提出的治国方略,极具雄力量和理想色彩。由于当时各国都在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