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感
学术思辨
感谢Sarah和紫刚的倾情支持,从本期开始,我们的中华文明史与正文同步放送全文朗读音频,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更多样的内容获取方式~
《中庸》:儒者的自我膨胀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一面人文化,一面迷信化——《礼记》本身已经在慢慢地从孔子尊神贬鬼的立场开始滑向无神论、有鬼论。那么,《礼记》如何在这样的立场上实现终极关怀、活出人生价值?
《礼记》中有两篇非常重要,后来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并影响到宋明理学,那就是《中庸》和《大学》。这两篇的行文风格都有点相似,即不再是“述而不作”,而是喜欢自己讲一句话,然后引用《诗经》或《尚书》的内容来印证自己——这有点像后来清代学者所说的“六经注我”。这其实反映出子思和曾参共同的特点: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会不断引用《诗经》、《尚书》或其他的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到最后常常是断章取义。曾参的特点是刻板至极,《论语·泰伯》说他临终前念念不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甚至引用《诗经》中讲治理政治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持守。他的著作,包括《大学》和《孝经》,可能还有《礼记·儒行》,都有一种夸张的内涵在里面。但由于人本主义自立门户,其格局也比较大。比如《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著名的儒学“三纲领”,还有所谓“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在宋明理学中家喻户晓。子思虽然是孔子的孙子,但从小学于曾子,所以曾子的思想也影响了子思。子思的《中庸》非常讲究“诚”,就像曾子非常讲究“孝”。其实曾子的人本主义思想还是比较外向的,而到了子思,就开始转向内。怎么向内呢?《中庸》一开始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强调上天给了人一个善良的本性,如果沿着这个善良本性走下去,就会符合天道。但他也发现人很容易偏离这个由天道而来的善良本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个道,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中庸之道”,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明显是孔子以前中原文化里“和”的哲学。但子思认为祖父孔子非常强调中庸:“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虽然中庸是最难做到的,但是子思却把中庸夸大到一个可以让凡人变成圣人,并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的宗教地位。图1《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注释,中华书局,年版圣人是怎么出现的?是教出来的。怎么教呢?“修道之谓教”,也就是按曾子的三纲八目,一步步进行教导。于是,中国民间传统中的另一种诡异的思想趋势形成了,那就是教育崇拜,相信通过教育可以替代信仰,把孩子教成圣人。我们今天知道,这种思想最重要的一处错误,就是忘记了人里面的罪。人既是罪人,教到最后只会更骄傲,而不会成为圣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教育成了当今社会依然被高举的偶像。不仅因为从科举制度一直到升学考试,这条一脉相承的思想传统让教育成了社会晋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因为国人如果没有真信仰的话,潜意识中只会认为教育能够让人变得更好,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庸》对后世教育观产生的影响。人为什么能成为尧舜呢?是因为人里面有一个叫做“诚”的东西,《中庸》非常强调这个诚,它不是一般的诚实、诚信,而是人对自己道德本性的忠诚。“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自我完善、自我引导的人性,在这里竟被抬高成宇宙万物的本体规律,甚至取代了华夏传统中“天”的地位。根本不用等到后来那句不明不白强归于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人本主义已经在儒家最核心的文本中粉墨登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是至诚的话,他就能把人性发展到最高的地步,可以像后儒所说的“天人合一”了。从孔子到子思,不过两代人的时间,为什么原本敬畏天命的儒家思想会迅速堕入人本主义的泥坑呢?在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代文士的失望与自负。一般认为子思生于前、卒于前年。他在一生中的八十年里经历了整个过渡时期和变法早期:始则前年田恒发动政变独专齐政,终则前年韩赵魏三家列为诸侯,目睹了晋、齐、鲁等国公室的衰落、听闻了吴、陈、蔡等国的灭。他似乎感觉到天道的无常、“克己复礼”的幻灭;但同时,他又看到士阶层的地位日益上升,甚至年老的子夏叔叔被魏文候奉为国师、弟子被各国争相延聘。于是,在那个“天地无言”的岁月里,“替天行道”、代天立言就成为了那一代文士的骄傲与自信。图2《曾子·子思子》,陈桐生译注,中华书局,年版孟子说鲁穆公(前至前年在位)从三桓手中夺回政权后,曾不断送给子思鼎肉,暗示要立他为相。这在孔子是求之不得,但子思却说是要把他当作“犬马”。郭店楚简里还记载,鲁穆公问子思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说“恒称君之恶”(经常说君主坏话)才是忠臣。鲁穆公当然不高兴,转而任用吴起、包容墨翟、设立博士。鲁国在变法前期通过公仪休变法,废除世卿世禄,拒绝与民争利,颇为复兴。而子思则有了“傲世主”的名声,并且把这种轻视王侯的思想传给了自己的学生孟子。在孟子著名的民本思想“民(人)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由于“民”和“人”二字在当时是通假字,这里也许只不过是延续了《中庸》的人本思想。本质上,“民贵君轻”并不是后人附会的什么民本、民主,仅仅是中国知识阶层形成之初的自信与狂傲。中庸思想后来经过董仲舒的发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人不但想把孩子教成圣人,而且会自己把自己想象成神。这些思想都是源于《中庸》。所以《中庸》对其后中国传统思想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然而在先秦时代,它与《大学》一样,只不过是《礼记》里面的一篇而已。『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作者邹Sir编辑
雨石音频
Sarah紫钢审阅
貂儿排版
白驹好文!必须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