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庸解读1何谓天命天命是人的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50328/t3vckd8.html

解读经典,汲取智慧。

今天我们来解读原文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什么是天命?很多人认为天命是人的自然禀赋,这种说法不算错,但是却不完全对。

朱熹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按照他的解释,所谓天命既有气也就是形体方面的元素,也有理的元素,通俗点说,也就是我们的生理的感性的需求和精神的追求都包括在性里面。

人性本来就有两方面,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精神的,善恶的种子都在人性中早就埋下了。人性中的这两方面都是天生的,都是人的自然禀赋。但是中庸中所说的天命之谓性却更偏向指人的精神层面的性,偏向天理,而不是指“食色性也”的性。否则率性就变成放纵,变成任性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天命是指人的自然禀赋。如果这样,难道说大鱼大肉,好色成性是道,我们要率这样的性?

显然是不能的。以自然禀赋来笼统的代替性,是将人性笼统看成是善的结果。因为先秦时期的人性论还不太精致,有很多地方讲得并不透彻,所以才会造成这种理解上的模糊性。

根据朱熹的注释,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辨析天命这个概念,天命主要指的就是伦理规范,指的是天理。后面说到的率性和修道都是指伦理实践,道德修养。

只有这样理解天命,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孔子说的知天命,畏天命等命题。知天命和畏天命不是要知道和畏惧我们的自然禀赋或性情,而是要我们通晓天理和懂得畏惧天理,在道德实践中自觉践行天理和敬畏天理。

伦理性可以说是儒家学说最大的特点。而把天命理解成人的自然禀赋不能很好地体现儒家的伦理性。

中庸(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