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篡改歪曲两千多年的《论语》章句本义解析之一:中庸(7)
本文共有十三个小部分,总计约字左右,为便于阅读,分成十三篇发布。这是第七篇:“中庸(zhòngyōng)之为德也”与“君子中庸(zhòngyōng)”本义解析
“中庸”这一理论思想,虽然在《论语》中仅仅出现了1次,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孔子学说中的重要思想地位。
中庸:读zhòngyōng。中:读“zhòng”,动词,“中选”“射中”的“中”,正对上,正好符合,引申为“符合”“契合”。庸,读“yōng”,名词,在春秋时代是指地位较低的劳动者,常人,众人,民众。“中庸”的读音不是“zhōngyōng”,而是“zhòngyōng”,意为“符合民众”“契合民众”,引申义为“所思所为符合民心民意”“为民众着想并做事”“与民众同心同德”。
七、“中庸(zhòngyōng)之为德也”与“君子中庸(zhòngyōng)”本义解析
1、“中庸”的读音和本义解析
根据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语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中庸”是孔子所赞颂的一种品德修养,是“以礼相待,成全他人想法”的品德修养,是“所思所为符合民心民意”“为民众着想并做事”“与民众同心同德”的品德修养。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中,读“zhòng”,动词,“中选”“射中”的“中”,意为“正对上,正好符合”,引申为“符合”“契合”;庸,读“yōng”,名词,在先秦时是指地位较低的劳动者,常人,众人,民众。
“中庸”的读音是“zhòngyōng”,意为“符合民众”,引申义“所思所为符合民心民意”“为民众着想并做事”“与民众同心同德”。
2、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读“zhòng”,动词,“中选”“射中”的“中”,正对上,正好符合,引申为“符合”“契合”。庸,读“yōng”,名词,在先秦时是指地位较低的劳动者,常人,众人,民众。“中庸”读为“zhòngyōng”,意为“符合民众”,引申义“所思所为符合民心民意”“为民众着想并做事”“与民众同心同德”。
孔子说:“为民众着想并做事是一种品德,这种品德是最极致崇高的!但现在的人们缺少这种品德已经很久了。”
3、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君子为民众着想并做事,小人不为民众着想并做事。君子之所以为民众着想并做事,是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心里想着民众;小人之所以不为民众着想并做事,是因为他们心里只有私利没有什么顾忌和担心。”
下篇预告:篡改歪曲“中庸”本义有哪些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