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籍是写给谁看的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中庸》,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分析讲解了“中庸”的涵义,并且对“中和”两字是针对贵族社会,贵族们行为规范的推导做出了解释,也知道《中庸》的解释是一个循序渐进,各朝通经致用的结果。

01古书是写给谁看的?

昨天的内容中我们提到郑玄对“中庸”的解释:“庸”就是“功用”,中是“中和”,《中庸》原文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做到了“中”与“和”那么天地罡正,万物生长。

郑玄在做这个解释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但是东汉之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大乱世,传至唐代,唐朝人就不得不对这个解释进行思考了。既然“中和”的作用如此大,为何天下还会大乱呢?是要天下所有人都达到“中和”吗?这显然太难了。

后来为唐太宗主持编修“五经正义”的孔颖达,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他不但自己提出问题,还自己解答了问题。他认为:“中和之道”是对君王讲的,魏晋南北朝之所以会天下大乱,完全是因为君王没有做到“中和”的缘故。

孔颖达的说法虽然很值得我们怀疑,但是却给予了我们读书人一个警醒!我们读书首先应该区分的是,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这个问题理解不清,就很容易产生读者错误,概念混淆,特别是先秦古籍,在那个文盲率超过80%的时代里,书的受众只可能是贵族,所以我们今天读的先秦古籍,并不具备平民色彩,把他往平民角度牵强附会那是宋朝的事情。

02月印万川

我们来看朱熹对中和的解释,原话太难表述,所以我们直接转达吧,大意是说: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谨慎,修心养性。功夫精纯以后,天地自然有序,万物茂盛。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天地万物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体的,人的心端正了,天地之心也就端正了。

这样的说法,非常具有平民的道德训诫色彩,它并不针对一个人,也不只针对一群人,而是天下所有人,这是平民社会的特点,必须要普及教育、必须要统一思想、必须要一致的意识形态。

无论从常理看是多么的不切实际,是多么的匪夷所思,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必须步调一致。在朱熹的解释里,我们不难推导出万物一体的结论,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理学的立场来看,这个说法合情合理。毕竟终极真理只有一个,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太极”,从字面理解,“极”就顶点,“太极”就是绝对顶点,以我们今天的微观科学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在“太极”下,天地万物确实是一体的。

接下来朱熹说了一个例子,意思是:天上月亮只有一个,但是倒映在江河湖海,就会变成很多个,就随处可见了,这就是“月印万川”的道理。这个比喻明显不太恰当,但是已经代表了古人的最高智慧,他们无法观察微观世界,就只能通过朴素的观察,进行朴素的解答了。

好了,关于“古籍是写给谁看的?”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先秦古籍针对的是当时的贵族,我们后世来看很容易有读者错位的事情发生;第二、朱熹用月印万川的例子,重新解释了“中和”,他的解释非常具有平民社会的特色。

谢谢赏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