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难以掌握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30/5971030.html

掌握中庸之道,并且将中庸之道贯彻到生活中,很难做到吗?

以前是很难,现在看,却不是很难。

所谓以前,指的是宋朝程硃理学的时代。

程硃理学,主张格一物,明一理;格万物,明天下理。明理之后才能行,不明理则不行。也就是说,程硃理学把知和行完全分开,认为不能致知,则不能笃行,因此,绝大多数的学子都去格物求致知,而不敢行,也就是害怕出错,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作为。

这种主张过于刻板,严重的束缚了人的思想。所以儒学发展到程朱学的阶段,就变成了形而上的说教。我们现在所反对的三纲五常、妇女守节之类教条主义的东西,都是程硃理学搞出来的。

程硃理学的主张,将整个学术界,整个思想界搞得死气沉沉,没有人敢多说一句话,也没有人敢多做一件事,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规规矩矩。

直到明朝的陈献章和王守仁的出现,才逐渐打破思想界的这种僵局。王守仁都知道,就是号称古今第一完人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但陈献章这个人,知道的就不多。

陈献章在王阳明之前,提出了打破程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张,他说:夫学贵自得,苟自得之,则古人之言,我之言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重在有心得体会,不是什么事都要原封不动的按照古人的说法去做。只要自己有心得体会,明白了事情中间的那个核心道理,那么我说的话和古人说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王阳明在陈献章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心外无理”、“我心之理即万物之理”的主张,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王阳明说,宋儒以知识为知,所以要博闻强记以达到致知的目的,不把天下万物的知识都学透,就不敢有所作为。但天下万物的知识是学不透的,正所谓学海无涯。所以,宋儒终身都不敢有所行动,没有行动也就没有作为。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从这里来的。

王阳明的主张一反程硃理学的常态,强调做事凭良心,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其实就是向本心内用功,提升自己的修为。这种提法,和禅学的静坐悟道比较接近。所以王阳明的弟子多数都不读圣贤书了,强调静坐,强调内心澄明。

这其实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不学习,没有知识基础,怎么可能悟道呢?

很显然,程硃理学不是中庸之道,阳明心学也不是中庸之道。这两者,只能称为中庸之两极。一个把知和行完全分开,不致知就不行。另一个把知和行合二为一,完全不注重客观知识。

中庸之道到底该怎么做?孔子是强调知识和学问的,也就是说,他也强调格物。但格物应该怎么格?孔子说的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举一反三,是孔子格物的态度。孔子绝对不要求一个物一个物的去格,不要求格一物明一理,而是要格一物明三理,甚至十理。有这种效果,才能有进步。

另外,孔子是否强调本心的思考,也就是王阳明说的领悟呢?其实也强调,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也就是反复的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知识,就可以有新的体会,这不就是王阳明说的思考、顿悟、领悟吗?只不过,孔子的领悟,不是空想,而是在“温故”的基础上的“知新”。王阳明则过于强调内心,否认了外界知识的重要性。

关于这个问题,《弟子规》第八段,讲“余力学文”的时候诠释得最好: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意思就是:一味的读书,一味的格物,不去实践,就会滋长自己浮华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实际的人。反之,如果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学习书中的道理,就会因一己之见而蒙蔽了整理。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这里,文可以理解为朱程理学的致知,质可以理解为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那么说到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

《论语-子张-五》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

什么意思?就是每天学一点新知识,经常温习,领悟其奥妙;每个月把所学的知识写成文章,逐渐汇聚成思想,这就是爱学习了。中庸之道,由此可以养成。说得再通俗一点,小学课本上的“学一学,练一练,做一做”就是养成“文质彬彬”的君子的中庸之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