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谈稻盛和夫,顺便也谈到了阿米巴,作为学习稻盛和夫的新人,也忍不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这个世界有两套知识,一套知识叫有道理,一套知识叫有用!
有道理的听起来很好听,但实际没啥用,有用的,听起来有点刺耳,但却是真理。
很多成功学就是有道理的那种,很多人认为稻盛和夫这套经营哲学很像是成功学,但是很可惜,并不是成功学,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如果你能读懂易经、道德经,或者阳明心学,其实你不用往下看了,因为稻盛哲学在这些面前还是中规中矩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稻盛和夫可能是我们能读懂的最大的一个大咖了,虽然我们无法亲自跟他交流,但是因为稻盛和夫的书或者道理写得很浅显,因此读读稻盛和夫的书一样能学习到经营之圣的思维秘诀。
加缪说:“我并不期待人生可以过得很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
先看看稻盛哲学到底是什么东西?谈到稻盛和夫,就必须得谈谈稻盛哲学,稻盛哲学有4个字“敬天爱人”。这4个字来源于稻盛和夫的老乡(鹿儿岛)以及偶像西乡隆盛,西乡隆盛这里不展开,有想了解的可以自行去查阅。
西乡隆盛的很多理念来自阳明心学,而阳明心学只是正统的儒家,儒家传统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稻盛哲学其实就是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结合阳明心学以及佛学的部分精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哲学,是管理学,也是哲学。
总结一句话就是:从“中庸之道”到“知行合一”;从“知行合一”到“敬天爱人”;从“敬天爱人”到“利他之心”。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人不懂管理学但是一样做得好管理?
因为你的管理实践转化为系统的理论这就是管理学,但是如果你从理论转化成实践,那么就要看人了,你不行那可能就实践不出来。稻盛和夫总结出一套阿米巴,这可以是管理学,但是你实践不出来,那就是你的问题。比如任正非也有一套华为工作法,这也是管理学,那你能不能学到呢?大概率也学不到。
西方德鲁克、东方稻盛和夫、中国曾仕强管理学在西方是科学,在东方是哲学。德鲁克是西方管理学之父、稻盛和夫是东方经营哲学家、曾仕强是中国管理学之父。
西方管理认为一切管理都可以逻辑化,然后进行管理。
日本管理多为一个精英管理模式,有人形容是1个精英带99个傻子干活。但是日本是吸收了西方管理的东西的,就像稻盛哲学,其实是要用西方管理作为工具的。
中国式管理则强调一种境界:中庸之道,很多人对中庸之道不理解,其实如果叫中和之道听起来会容易理解一些。
曾仕强教授说:中庸之道你可以理解为差不多,差不多是什么呢?就是不能差很多,凡事不能十全十美,凡事过了那个度,就会朝对立的方向发展,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对于“度”的把控就是中庸之道。
你仔细想想,国内管理者并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我们叫有本事,这个有本事不止是能力,还得能赢得众人的一致欢迎才叫本事。
未来中国式管理的发展之路,必然是吸收西方管理、稻盛哲学这些管理模式的精髓,然后再结合国内的传统文化,逐渐延展开来。
看看敬天爱人是什么?敬天,遵守天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从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公司和员工的利益,更关键是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但如果是源于一己私利的意愿,或许可以获得暂时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无法持久!
爱人,利他之心。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性如此,但是稻盛和夫就是在经营中规避了人性,怎么做呢?就是利他之心,但是像稻盛和夫这样纯净的利他之心真的很难,大部分都是基于价值交换的利他,实际上还是利己。
基于现在的氛围,能进一步达到安兰德提出的理性的利己主义才更现实一点,在这个基础上再向前走,才是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
阿米巴是什么?阿米巴又叫变形虫,最大的特性是能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具生命力和延续性的生物体。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有人说就像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就是这么一种模式,只是更加先进和科学化管理,把企业经营切成了更小的模块来进行经营管理,每个阿米巴都是企业的经营者。
阿米巴实际上对领导人要求很高,而且要建立在全员有利他之心上来实施。
阿米巴能学吗?阿米巴就是一种管理模式,而且前有京瓷,后有日航,这可都是世界强,这可以证明阿米巴是可行的,而且是能创造经营奇迹的。
其实小企业无须硬上阿米巴,如果能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逐渐发展就好了。阿米巴针对大型企业才是最好的模式,但是国内企业基本上都学不来,我觉得更多是一个信仰和敬畏的问题,每个员工就是一个“小老板”,他们在自主经营过程当中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企业经营人才。
这个人才困境,这个来源于日本的终身制,这个未来也应该会变化,但是如果全员都能达到“敬天爱人”,不管是不是终身制,也都是可行的。
国内企业还停留在“狼性”思维时代,而阿米巴的基本要求是“作为人,何为正确”,而我们是“作为人,钱为正确”。所以学稻盛和夫挺好的,但是在国内其实真没阿米巴什么事,不如老老实实学学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
老老实实学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在《心》中是这样描述的:“从少年时代起,经历青年时代,一直到踏入社会,我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我的人生是挫折和失望的连续:小学考初中两次没考上、患肺结核卧病在床、高中考大学失利,此后的就职也很不如意。”
工作后他也想放弃,但是他被自己的哥哥给骂醒了,从此就跟开挂了一样,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自己的工作,从此开启了经营之圣的人生。
有一句话是重点,当你觉得自己“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不行了意味着你走到了新的起点,只要突破这一点,你就会进入新的境界。
稻盛和夫写了很多书,比较有名的就是《干法》《活法》《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稻盛和夫的书比较容易读,也很容易理解,但是践行就得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一点点来践行了,不过聆听稻盛和夫的教诲,比获得金钱财富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你提升人生境界!
想提升自己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入手!
成法活法干法心法心稻盛和夫写给年轻人的忠告精选月销量¥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把西乡隆盛这句话送给大家:
“行正道者必遇困厄。无论立何等艰难之地,无论事之成败,身之生死,志不稍移也。”
谢谢阅读,喜欢可以分享出去!
文
赢家视界
图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