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简说三中国文字与研究中国典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上一次,我们介绍了中国文字具有稳定性,因为这样一个特性,它非常适合承载文化,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时光,能够原汁原味的传到后世去。另外,我们还学习了中国文字的三个要素,它的字音、字形、字义,都非常的伟大。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为大家介绍中国文字的另外一个特性,叫统觉性。

统觉是什么意思?统觉是在学习上利用旧的观念来造成新观念的一个历程。这里面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旧的观念,一个是新的观念,而且新观念跟旧的观念有着息息相关的一种关系,通过旧观念来造成新观念的一个历程。这个概念,因为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所以我们理解起来总感觉有些抽象,所以我们要举例来说明一下。

我们看「论」这个字。言论的论,它跟直接说话的区别在哪里?它需要有条理、有层次的去把一个道理说清楚。这个字形声字,左边是它的形符,代表这个字跟语言相关,右边是它的声符,是「仑」这个字。声符不仅注明这个字的读音,而且声符还有它的意涵。所以从这个论,我们又认识了两个字:一个言,一个仑。

仑是有条理、有层次的意思。为什么是有条理、有层次?来看这个字的小篆,

上面是一个集合的亼,下面是一个简册的册。在纸出现之前,文字很多是写在简册上。一个竹简,它只能写一行字,大概十个到二十个之间的样子。要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一片竹简是不够的,就需要把许多个竹简用皮绳子连接起来,做成一卷。如果篇幅再大一些,这一卷没有办法写完,那就需要很多卷。比方说四书这些篇幅很长的,那么它书写完之后,要一卷一卷的堆放在一起、集合在一起。当然这个堆放的过程当中,不能杂乱无章,要有次第把它给堆放,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便于查阅和存放。所以这个仑就是集册的意思,把这些简册一卷一卷的汇集起来,汇集起来的时候有它的层次、有它的秩序。所以这个仑跟次序、有条理是有关系的,它有这样一个意涵在。

我们通过这个「论」就认识了「言」跟「仑」这两个字,那么相关联的,我们就会想到跟这两个字有关的一些字。像跟言有关的一些字,是不是都跟言语有关?应该很多都跟言语有关。以「言」做为形符的字(做为偏旁的字)还有很多,比如:谈、讪、讽、诵。这些字也都是以「言」做为一个组成部件的,它们跟言论都有关系。

以「仑」做为声符、做为组成部件的,也有一些字,比如:加一个提手的抡;加一个车旁的,车轮的轮;三点水的这个沦;加一个单人旁,人伦的伦。这些字也都是发lún这样的读音。而且我们看下位义,它跟什么有关?这个抡跟手有关;这个轮跟车有关;这个沦跟水有关;这个伦跟人有关系;而且它的主要的意涵在右边,它是有条理、有层次的。我们抡起一个东西,它有没有条理和层次?抡有它的圆心,抡起来的时候有圆周,它是有规矩的一个运动轨迹,所以也是有条理。再一个,车轮的轮,车轮当然也是有条理,它是一个规则的图形,这样才可以运转。加三点水这个沦,这是自然界一个现象,一个小石头丢到平静的湖面,它就会产生一圈一圈的涟漪,那个圆圆的散开的涟漪也是有条理、有层次的。最后一个是人伦的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有它的条理和层次,如果杂乱无章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就会产生不和谐的现象。

说到人伦,它是一个有秩序的、有次序的,而且是一个天然的秩序,人伦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创造的,它的生成是一个天然的过程。古人把人伦关系分为五类:首先是夫妻,夫妻关系。夫妻两个人成立了家庭之后,建立了夫妻关系,接着就会产生父子关系跟兄弟的关系。这是一个家庭里面以血缘关系自然而然生成的三种关系。一个一个家庭组成了社会,我们走出家庭面向社会,就会产生出另外两个人伦的关系。这两个人伦的关系也是从家庭关系衍生出来的:父子它就衍生出君臣关系,兄弟就衍生出朋友的关系。

这是五伦关系,人与人之间靠这个关系来维系一个和谐的景象。如果大家都在各自的职分上的话,这个社会是和谐的,家庭也是和谐的。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是夫妻这一伦,如果这一伦动摇了,出现了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其他四伦?不是可能会影响,是肯定会影响。从事物的发展过程当中,它的起点是夫妻。就像一个河流,它的源头如果清澈,那么它下游的水才会清澈;如果源头浑浊,它的下游你要让它清澈也很难。所以人伦之始造端乎夫妇,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这一伦如果健康,其他四伦关系就健康;如果这一伦出现了问题,其他四伦都会出问题,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混乱,所以它是有原点的。这个是人伦的次序。所以夫妻关系非常重要。

圣人在教化人民的时候,非常强调夫妻的关系。不但是一般的人民,夫妻关系如果经营不好,天子会失去天下;夫妻关系如果经营得好,他会获得天下。从历史上来看:周家有三太,有三个非常了不起的太太来辅佐先生做事业,结果周家得到了天下。夏朝跟商朝有两个亡国之君,一个是夏桀,一个是商纣,他们两个夫妻关系这一伦是不正常的、是不健康的,因为夏桀宠幸妹喜,商纣王宠幸妲己。你看他夫妻关系出了问题,然后因此而土崩瓦解的失去了天下。所以夫妻这一伦怎么不重要?天子的家庭如此,一般的家庭要想健康发展、要想兴旺,也要非常注意夫妻关系的和谐,这个很重要。这是讲到人伦。

我们从一个「论」字把它拆开分成两部分,这些字都是新的观念,我们从旧有的观念可以认识新的观念,有这样一个很容易的历程,这个历程并不艰辛。不但认识这些字,从此而产生的词,我们也会很容易的认识。像这个「论」,我们来组词,比方说言论、高论、谬论,还有辩论,等等。这些词是不是跟这个论也有字义上的关系?非常紧密的关系。那把论放在前面,论述、论证、论学,还有论据。还能组许多个词……这就是中国文字另一个特性,统觉性。从统觉性上来看,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种文字能够赶得上中国文字这么容易认识,这也是中国文字智慧的一个展现。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中国文字跟研究中国典籍的关系。

我们看《说文解字叙》上的一段话。《说文解字》的叙文是许慎先生他自己写的,把《说文解字》编写的原理原则,通过叙文的方式写了出来。「葢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文字是「经艺之本」,这里的经艺指的是六经,孔子传的六经,它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经典。因为这些经典统统是用汉字记录,如果我们把汉字的意思没有搞清楚,那么它所承载的这些经典,我们可能把它的义理搞错,所以它是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颁布政令的时候,文字也很重要。首先,全国要统一使用一种文字,那么颁布政令就很容易传达到各地。另外,政令里面,比方说这个法律,法律里面有些字眼非常重要,如果对这个字解释偏差了,那么这个法律的效力和性质就变了。所以在解释公文,乃至于为法律做解释的时候,文字也不能解错。所以它是王政之始。

它的另外的功用,「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前人要把他的智慧传下去,把好的言论、思想传下去,那要藉助于文字。后人他怎么认识前人?他要通过前人传下来的这些文章、这些文字来认识前人。像我们上次谈到《孝经》的开篇,我们如何认识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那一段话就非常生动、形象,把老师跟学生之间对话的情景和内容非常精确的传导给我们,这是文字所传达的。如果我们改变了文字系统,我们的祖先用的是一个文字系统,后来的人改变了这个文字系统,那就很难去认识祖先留下来的东西。这个在韩国就很明显,韩国大概是明朝后期以后,他改了文字系统,明朝以前韩国用的是汉字。所以,它博物馆里上千年的文物,韩国现代的青年进去看不懂,因为他现在学的韩国的文字系统已经不是汉字系统。这个我们在今天能看得到。前人可以垂后,后人可以识古,这个文字系统不能发生变化,一发生变化,前人的许多智慧的宝藏我们就拿不到,我们就看不懂。

「故曰本立而道生」,这里面讲的根本是文字,文字是研究典籍的根本,也是为政的一个根本,这个不能乱,如果乱了的话,这两个方面都会受影响,所以「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所以,我们怎么可以不把文字这个体系梳理清楚?怎么可以把这个体系给混乱掉?所以《说文解字》的出现,就是要把中国文字本有的意涵说解清楚,让我们对中国文字从本源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这本著作非常了不起。

《三字经》里面有几句话,在为我们说明如何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经典,它有一个先后的次第。首先,「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我们学习传统典籍,一定要有一个开始的科目,这个开始的科目就是小学。小学终,至四书,学完小学之后,再来学习四书的内容。这个小学其实指的就是文字学。

《说文解字叙》说道:「《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保氏是国立小学的老师,他在教学生的时候,最先教的就是六书,六书就是文字学核心的原理原则。其实,在周朝的小学里,不仅仅只有文字学这一个科目,周朝的小学有十二个科目,是六艺跟六仪。六艺有哪些?是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跟九数,礼乐射御书数这六个技能。五种礼,还有六种乐,还有五种射箭的技能,五种驾车的技能,六书就是文字的体系(文字的原理原则),九数是数学,有这个九个科目的数学,这是六艺的部分。还有六仪,像祭祀之仪,这个仪是仪容的意思,祭祀时候的仪容;宾客之仪,接待宾客;朝廷之仪;丧纪之仪;还有军旅之仪和车马之仪。这个容仪、这些礼仪是处在不同的社会活动下面,教的是进退应对的道理。这个也是周朝小学所学习的科目。六书是其中一个,而且是首先学习六书,学习认字,学习文字的原理原则,因此也就把讲文字学的课称作「小学」了。学习认字之后,可以开始进行经典的学习,经典的基础是四书。

跟大家举个例子。我们读《论语》的时候有这样一段对话:「哀公问」,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这里哀公问的是「好学」,「好学」该作何理解?以现在我们学习知识的这个角度,学习的知识愈多叫愈好学,其实《论语》里面讲的「好学」不是这个意思。孔子就举出了他这么多学生当中,颜回是最好学的一个。孔子没有说颜回是我的弟子当中知识最丰富的一个,没有;背英语单词背得最多的一个,也不是;他在讲什么?在讲道德上面的修养,「不迁怒,不贰过」就是颜回好学的一个具体的样子。不迁怒、不贰过,那都是在道德上用功而得到的一个很好的效果。

关于不迁怒,我们该作何理解?这个迁怒的迁就是一个关键的字,唯有把这个关键字解释清楚,那么这一句话我们才能理解得愈精准。迁,就有注解说:迁是转移的意思。什么叫转移?两个人,一个甲、一个乙,甲让我很愤怒,但是他走了,我把这个愤怒转移到乙的身上,这个叫转移。能够做到这种不迁怒固然是好,但这种不迁怒普通人都能做得到,我们稍微有一点修养,你就不会乱发脾气、乱骂人,这种境界怎么可以来说明孔老夫子最优秀学生的境界?太浅了!所以这种解释是不能够把这一句解释清楚的。

我们翻开《说文解字》看这个「迁」字,就能查到「迁,登也」。这个「登」是升高的意思。登山,愈登愈高。所以不迁怒,我们从这个字义来解释,就是让这个怒气不升高。一发现要发怒了,马上就能转掉,让这个脾气不起来。这个功夫就高了,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颜回不迁怒,他做得到。因为他做得到,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就很高,他是孔老夫子学生里面最优秀的。你看,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这些关键的字,它需要有文字的基础来训解,解释清楚了,那整个经文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小学终,至四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我们儒家经典的基础,在这里面,《大学》是方法,方法论;《中庸》是整个儒家学问的理论;《论语》就是孔老夫子把儒家的理论和方法表演出来给我们看,是圣人的表演;《孟子》是贤人的表演,孟子是大贤人,在《孟子》里面,他给我们表演如何把儒家的理论方法落实在处事待人、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四书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它既有理论,又有方法,又有圣贤人表演。你看,这个是多么完整的一套宝典。所以我们要深入经典,四书是基础。

四书我们学过之后,「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学习中华文化的典籍,也跟我们上学一样,幼儿园读完读小学,小学读完读中学,这个是有次第的。躐等的话,就是让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去上中学,他会非常地艰难,因为他的基础没有打好。四书它有理论、有方法,还有表演,我们有这个基础可以研究经典。而且四书里面的许多经文,它把六经里面的一些总原则,都提纲挈领的点了出来。比方说在《论语.为政》篇讲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把整个《诗经》的纲领、很重要的内涵,用这一句话给我们点了出来,那将来学《诗经》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入手的准则。「诗三百」,《诗经》一共是三百篇,三百首诗。「一言以蔽之」,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诗经》到底在谈论什么?「曰:『思无邪。』」这个「邪」是「虚」的假借字,无邪就是无虚。就是这个诗里面都是真情实感,不是虚情。所以三百篇,它的一个总原则,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个是《论语》给我们点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读五经,要有四书的基础。

这里还提到了《孝经》,《孝经》跟六经什么关系?六经统归到根本上,就是《孝经》。而且《孝经》里面,也把五经里面很多重要的主旨都点了出来。比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里提到了「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这里提到了礼跟乐,礼跟乐是儒家教化的主要的手段。

移风易俗,音乐是最好的方法,为什么?因为音乐感动人心是最直接、最快的。我们有时候办讲座,讲解传统文化的内容,许多听众,我们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讲完,他可能渐渐的才进入状态。但是「跪羊图」的那个音乐一响起,很快他就进入到「跪羊图」那个旋律的情景当中,这个是音乐对人心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移风易俗,什么方法最好?音乐。这是《孝经》把乐教的作用给我们讲了出来。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礼的本质就是一个恭敬的敬。每个人都心存恭敬,都能够自卑而尊人,人跟人之间哪有冲突?当然是一片的和谐。五伦关系,我们能守礼,能守住这个敬的态度,自然而然社会和谐,没有冲突。所以礼教也很重要,它的作用能够起到安上治民的一个效果。

这个都是《孝经》里面为我们做的提醒,所以「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儒家的思想在在六经,因为乐教已经失传了,所以现在还保留着五经。五经是孔子传下来的,删诗书,定礼乐,韦编三绝来为《易经》作传。所以五经是学习传统文化主要的经典。前面小学、四书的基础有了之后,进入六经。通过六经,我们能够把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系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认识。

然后,「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在周朝末年有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许许多多的学说都在那个时候成立了。我们为什么要读完五经之后才可以研究诸子?我们通过五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一个能力,建立了儒家根本的一个认知体系,那么在读诸子的时候,我们就会分辨,就能把诸子的意涵真正的给了解到,所以读诸子百家需要以五经做为根本。

我们这里来看《六韬》里面的一段话,《六韬》这是姜太公写的。姜太公算是兵家,他是诸子百家之一。它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是文王初次跟姜太公在河边相见,当时太公在钓鱼,文王初次跟他相见,求教治国的学问。姜太公就跟他谈论,治国最关键在于用人,要有人才。文王就请教,如何获得好的人才?姜太公刚好在钓鱼,就用钓鱼这件事做比喻,来跟周文王谈论。

「缗微饵明」,「缗」是钓鱼线,「饵」就是挂在鱼钩上的香饵。「缗微饵明,小鱼食之」,钓鱼线很细,饵也很小,能钓来什么?小鱼。「缗绸饵香,中鱼食之」,钓鱼线粗了一些,饵也比前面要大了一些,这样能钓来中等的鱼。「缗隆饵丰,大鱼食之」,钓鱼线很粗,而且这个饵也非常大,这个时候会钓来大鱼。

下面,「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下面两句话,还从钓鱼这个事来转到人事上面,如何来获得治国的良才。这句话,如果没有经典做为依据的话,我们可能会理解偏掉。钓鱼挂这个鱼饵,那就是待遇了,小的薪资待遇招来普通的人才;更高的薪水,请来更加有能力的人才;非常高的薪资待遇,就能把大才给招揽来。我们会疑惑的问一句:是这么回事吗?要有经典做为依据,才能更好的理解这段话。我们于是想起《大学》里面一句话:「有德此有人。」人才是靠什么来感来的?靠德行。所以钓鱼的鱼线跟鱼饵,表示的是薪水还是国君的德行?如果依照《大学》的义理来看,这个应该是以德行来感召人才的意思,不是以薪水来请人才的意思。用薪水请不来大才,要不然,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就不会跟刘备走,因为刘备是最没钱的一个。那些比他有钱的、能掏得起高薪的有的是,为什么刘备能把诸葛孔明给请走?靠的是德行,靠的是一片为天下苍生担忧的心、一颗仁爱之心,那就是德行的一个显现。所以治国的能才靠的是德行来招感。就像磁铁一样,磁铁是不会吸塑料的,它能相感应的就是铁。

这一段是诸子百家里面的其中一家,我们去读,以经典做为认知的一个基础,我们读起来不容易把它的意思给理解错误。这是「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后面,「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史书放在最后去读,因为史书里面会牵涉到方方面面非常复杂的条件,还牵涉到种种的局势,我们如何把历史解读得对?那需要「经」跟「子」的学问做为一个辨别能力。不然的话,人与人、家与家、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的种种恩怨,我们的感情很难不牵扯进去。一旦牵扯进去,心里面就有了偏向;有了偏向,我们解读历史的时候就会过或者不及。

比方说,历史上很有名的鬼谷子,有两个很厉害的学生:庞涓跟孙膑。庞涓先下山,然后得到了高官厚禄。他怕他的师兄弟孙膑超过他,把他请出来之后,栽赃陷害他,把孙膑的膝盖给挖掉。孙膑用他的各种计谋从魏国逃了出来,他跑到了齐国,在齐国谋得了官职之后,报复他的师兄弟庞涓,最后把庞涓打败。庞涓在这一次战争当中也死了。

我们读这段故事,会受感情的影响,会同情受害人:对,孙膑就是应该这样对待他的师兄弟庞涓,你看庞涓把他搞得好惨,差一点都死掉。所以后来庞涓兵败身死,我们也感觉痛快,孙膑果然兵法比庞涓厉害,而且还把这个坏蛋给消灭掉了,所以这个历史的结局非常大快人心。

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从他的老师鬼谷子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情,他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两个师兄弟互相残杀,他的老师内心作何感想?《弟子规》里面讲了,「兄弟睦,孝在中」,师徒如父子,哪一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女在那里争斗、互相伤害?你再有理,你受了委屈,如果去伤害自己的兄弟,他受伤害,难过的是父母。这是孝道,孝道当然适用于师道,所以孙膑与庞涓的相互伤害,是亏了孝道的。这又是另外一个角度,这是以经典的义理来帮助我们认知历史,我们这样读出来的历史会更有味道,而且还能起到教化的作用。我们解读出来的历史,可以提醒世人应该回归自己的本分,回归到孝道、回归到道义上面去。这样的历史解读对大众是有用的,而不是把历史解读为像武侠小说里面互相报复,你打过来,我复仇过去,很热闹,也很痛快,但是在这里面我们的道德没有提升,我们的心性没有提升。所以解读历史需要以经典做为根本。这个是「经子通,读诸史」。

这里讲到了经、子、史。《四库全书》里面分为四部,除了经、子、史之外,还有一个集部,各代文学家的作品集。我们读集部,如果没有经典做为根本的话,也容易把作家的心胸理解错,体会不到他真实的用意。

有一篇文章叫「岳阳楼记」,大家都读过。「岳阳楼记」开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这是交代修岳阳楼的原因,而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我们在这里就要想,滕子京为什么要修岳阳楼?我第一遍读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公益事业,让老百姓有一个旅游的地方去享受生活,去游玩一番。其实这个认知还是比较浅。造岳阳楼就好了,为什么要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做为一个地方官,滕子京是一个非常贤能的官员,做官最重要的事情是办什么?办教育,教化一方是他为政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从这里联想到《礼记.学记》里面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既然教学为先,修岳阳楼是为了教化老百姓,所以才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它不仅是让人放松放松心情的一个旅游景区,它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教化,通过唐贤今人的诗赋教化一方。你看,这样解读《岳阳楼记》是不是更加有意义?

所以正确的认知,根本都经典,经典是我们读子、史、集的根本。而经典它的根本又在哪里?在文字。「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叫「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所以我们要想好好的学习经典,一开始,还是要把文字学习好,这是学习经典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