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

老子在这一章节,强调不要运用霸道,王道,来达到目的。

不要以为自己身居高位,力量强大,就乘此机会压迫别人,羞辱他人。

此时此刻,人家确实没办法,不得不服从于你;你觉得自己了不起,洋洋得意;其实都隐藏着祸患,内心早已对你深恶而痛绝之,找到机会,就干掉你。

应该行仁义之道,虏获人心;而不是行霸道,霸道都是暂时的,是有凶险的;下面来看看这章节的内容:

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人民已经不畏惧统治者的压迫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也就是官逼民反,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干脆起来反了。

刘邦为什么起义?

秦始皇建筑骊(lí)山陵,征调大量劳役;法令规定途中有人跑掉,领队的人要以同样的罪受处罚,不但自己要被处刑,而且还会连累家里的人;横竖都是死,干脆反了。

结果这么一反,就是天翻地覆,改朝换代。

2.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无狎(xiá)其所居:不要逼迫人民,使得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乃至于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无厌其所生: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有不阻挡谋生之路,也就是常常说的不挡人财路,对方就不会厌恶你。

3.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智慧的人有自知之明,但是从来不自我表现。

三国杨修非要展现自己聪明,高人一等;甚至和老大曹操去比较,结果当然不吉利:

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杨修招呼大家把整盒酥吃了。

曹操问:为什么这么做?

杨修说:曹公教我们每人吃一口啊,盒子上写了“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抗?

也就是杨修这家伙儿,不打招呼,自以为聪明,把别人送给老板的礼物,擅自拆掉吃了。

曹操攻打汉中,刘备因险拒守;久攻不下,想要回军,又不忍心。

正好军中请示口令,曹操便传口令:鸡肋(lèi)。

下属不知什么意思。

杨修开始收拾自己行李,别人问:怎么知道要出发了?

杨修说:鸡肋这种东西,不吃扔了可惜;吃起来又没什么可吃的,这里指的是汉中,所以大王要回军了。

实在是闲得蛋疼,没事儿老猜老大心思干啥捏?自以为是地将信息分享给大伙儿,你一口啊我一口;老大在你面前完全是光着的,好不害羞,太讨厌了,不灭你灭谁。

自爱不自贵:有自爱之心,做事情要有自信,但是不要显得比别人高人一等。

这就要求采取中庸之道,自卑和自傲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不要谦虚到卑微,自我否定,搞得自己连存在价值都没有了,整天心情压抑,郁郁寡欢,那也是不对的。

故去彼取此:所以,要舍弃“自见自贵”的毛病;而保持“自知自爱”的优点。

老子非常强调谦逊低调,无为而无所不为;看似总是吃亏,一路退让,不够强壮,甚至显得有些懦弱,实际上占了大便宜。

这个便宜是什么?就是修身养性,道家的人往往寿命较长,很少有飞来横祸,因为不争,所以人家没办法与你为敌。

当然自己要有一个价值排列,如果始终把健康,把长寿放在首位,道家这一套对你是有用的;但是把名利放在首位,道家完全不起作用,因为发不了财,也没办法建功立业,甚至可以批评道家对人类进步没啥贡献。

建功立业的往往是兵家,是法家;儒家虽然也有为官述求,但作用也很小;孔子,孟子到处去游说,但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来说,觉得那一套没用;我尊敬你是个人物,是位君子,但是不采纳你的建议。

所以,完全是个人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就看你的人生追求,人生目标是啥,然后相对应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