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名言 >>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QQ群 http://cgia.cn/news/roll/1588002.html

《大学之道》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

2.理解“三纲”“八目”的含义

3.理解“修身”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几所高校校训:

(一)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二)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三)华东理工大学:勤奋求实,励志明德

(四)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五)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

这些名牌大学都“双一流”大学,香港大学世界排名22,他们的校训基本使用“格物、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些词。大家知道这些词出自哪里吗?

这些词都出自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中的“大学”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称作“四书”,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大学》。

二、简介课题

1.《大学》是儒家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大学之道”。“大学”一词在古代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学问。“大学之道”,指格物致知,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三、“言”的教学——积累文言词句

(一)自译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古汉语词典,自己翻译课文,要求字字落实。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翻译中不会的词句。

(二)检查重点词句

第一段:

道:规律、原则。(延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明、彰显,弘扬。第二个“明”是形容词,美好。“明明德”,弘扬美好的品德

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是“新民”,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止于至善:止:至、到,至:最。“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

第二段:

齐其家:齐,使动用法,使……整齐。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修其身:其,自己。修养自己的德行。

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诚其意:诚,使……真诚;意:心意。端正自己的心意。

致其知:致,获得。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这四个“其”都是第一人称)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庶人:普通百姓。

壹是:一律,一概。

本:本源、根本。

四、“文”的教学——赏析文本

活动一、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理解“三纲”“八目”的含义?请结合下面“双一流”高校的校训,谈谈你的理解。

部分双一流高校校训:

华东理工大学:勤奋求实,励志明德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实创新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参考:

1.明明德:“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让德行变得更加美好。很多“双一流”高校把“明德”“厚德”当作校训,体现了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的办学宗旨。

2.止于至善: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使道德日趋于完善,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做人修身是如此,求学科研也是如此,要不断追求进步,让自己日臻完美。“双一流”高校把“止于至善”当作校训,体现了刻苦自励,不断进取的办学理念。

3.格物:中国政法大学和香港大学都把“格物”当作校训。“格”,推究;“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物才能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现实当中,干事创业,首先要把面对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了然于心,研究其中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意思和西方人所强调的“科学精神”类似。高校把“格物”当作校训,意在提倡如此办学宗旨:无论做学问还是搞科研,只有深入实践、认真研究客观事物,才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格物致知,就是在躬行践履中研究真理。学贵力行,行贵体悟,行而致知,知而促行,循序渐进,方能造就经世致用人才。

活动二、哲学思想注重内在逻辑性,如何理解“三纲”“八目”的的逻辑联系?“八目”之间有无内在关联?

参考:

1.“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格物”是人生修养完善成就大业的起点,做到了“格物”和“致知”才能真正做到“诚意”“正心”,做到“诚意”“正心”也就是真正地面对自己,才能真正做到“修身”,继而才能“齐家”,然后从“齐家”到“治国”,最后才能“平天下”。在“八条目”之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对应的是三纲领中明明德阶段,“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应的是三纲领中亲民阶段,“修身”是中枢环节,既是前四者的发展终点,又是后三者的发展起点。“八条目”之间环环相扣,有着明确的先后顺序,也表明了事物之间有本末之别。

五、写作训练

“大学之道”中“修身”是中枢环节,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发展终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发展起点。作为当代的中学生,该如何修身?谈谈自己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