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本文是小编原创文章,我们今天讲述: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是谁在这趟旅行中急流勇退?
明朝末年,黄河发生水灾,给沿岸的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大元的政治的腐朽和沉重的税收,加上中原地区经历了一场很大的灾荒,百姓被迫离开了自己的住所。当时元朝征发了大批民众去治理黄河,惹得人民怨声不已。百姓为了生存,终于挑起了反旗。中原大地上到处弥漫着喊杀之声。在各路起义军中,朱元璋领兵杀出重围,接连大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成立明朝。
作为开国帝王,朱元璋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大明朝建立之后,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比如撤销了宰相这个官位,分立了权力,加强了中央权力的集中,严惩贪官腐败,减少税收,重新开始科举考试,使中华大地在满目疮痍中走向洪武之治。但是其中一项举措,确使领先于世界一千多年的中国,在世界真正实现第一次大会面的时候,无情的转过了身去。世界资本主义兴起的大浪潮和工业文明的诞生,还是没有叩开中国的大门。
明朝初年,沿海一带常常收到海盗的骚扰,不胜其烦,于是朱元璋开始禁海,除了国家间的政治来往,其他的私下贸易一律禁止。朱元璋还下令撤销了由唐朝设立,并且历经三个朝代的市舶司,彻底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为了打击人民私自下海,明朝建立了严苛的处罚办法。不允许私带货物下海,不允许造三桅以上的大船,违者枭首发配。重罚之下,还是有人为了生计,偷偷出海。
为了彻底斩断人民出海的打算,年明朝将舟山及其附近城镇的居民全部迁居内陆。这个政策错误的将禁海的直接打击对象定为沿海人民,而不是海上有异动的势力,妨碍了人民谋生的方法,刺激了人民矛盾,使他们除了斗争别无他法,不少民众逃亡海外。所以,海禁令一直都没有彻底实施,政府于是反复戒严。到了后期,更加是断绝了与周边其他国家的贸易,禁海令的实行越来越严苛。
尽管禁令非常严,但是沿海的百姓也要生活。在禁海令日益严苛下,民间走私泛滥。越来越多的小团体联合起来,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走私集团。其中以嘉靖年间的王直最为甚,他号称拥兵十万,自封靖海王,甚至还想南面独尊。面对明王朝对他们的打压,他们甚至利用倭寇来反抗。这其实是禁海令实施造成的恶果,极大地消耗了大明朝的战力与精力,反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从理论上讲,明朝颁布禁海令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必走之路。我们民族传统的统治体系,是以政治统治和文化渗透为主,与西方社会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控制不同。这也就是说,我们国家通常是以安抚手段来处理社会问题,政府也更加重视文化教育,而于轻农商。而且我们国家传承了几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提倡王道哲学,以和为贵,这种中庸的思想,限制了国家对周围国家的打压。
从两个方面来看禁海令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禁海令确实打击和限制了海上有异心的势力,确实很好地维护了沿海地区的稳定。但是,禁海令使中国与世界大发展脱节,在整个世界连接起来大步迈进的时候,我们却变得保守,甚至看不起国外的发展,以至于在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全面被西方赶超。而关闭国门带来的影响,终于在四百年后让我们尝尽了苦头。
文/百家号是小编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