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真的贬道崇佛吗?其实唐僧是个入世的和尚!
《西游记》原文中,如来每次出场都在高调吹牛逼,显摆得佛教各种牛逼,道教则是连老君都被孙悟空摔一跟斗;老君的炼丹炉完全奈何不了孙悟空,如来却一只手就降服了孙悟空;孙悟空拜了佛教的如来观音唐僧,对玉帝老君却只是拱手作揖。86版《西游记》更是贬道崇佛到让玉帝吓得钻桌子底下。《西游记》真的是一本贬道崇佛的小说吗?
《西游记》确实有抑道的倾向,里面侮辱道教的地方很多,比如说把三清塑像扔到毛坑里,老道士骗国王挖小孩的心脏。似乎《西游记》里面,和尚都是好人,道士不是恶人就是无赖,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佛教是泊来品,作者为何如此贬低自己国家的国教?
吴承恩是一个一直考取功名而不得,满腹抱负却不能舒展,并且愤世嫉俗喜欢抨击时事的老愤青。而当时的嘉靖皇帝是非常著名的痴迷道教的皇帝,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情。比如拿处女的经血炼丹,喜欢拿未成年少女采阴补阳,逼得一群手无寸铁的少女不得不造反。
嘉靖重道士而轻人才,道士凌驾于皇权之上,反应在《西游记》中,就是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的横行霸道,还有玉帝王母恭敬迎接老君,听说仙丹被盗惶恐不安,这让吴承恩很不满,所以,《西游记》里有吴承恩反对道教一家独大的情绪。
但是,吴承恩本人内心里更看不上外来的佛教,所以,写作《西游记》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讽佛!作者虽然不满道家独大欺主,但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家宗教好过舶来品!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就是佛教道教互占地盘的朝代,《西游记》讽刺了两大教。
西方社会攻击宗教的思想家也不少,比较早的思想家比如法国的蒙田,在文艺复兴早期就在攻击西欧的天主教传统;在后期的思想家,比如卢梭,在法国大革命前数十年就已经开始对天主教的本质进行挑战。这些思想家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基本处于同一时期。
《西游记》明确写了老子化胡为佛,如来见了玉帝一口一个大天尊马屁拍的震天响。道教的地仙之祖、老君的童子,对待犯错的手下,都十分宽容,是为人师表为人老大的典范,反观十世修行好人金蝉子,永远把责任推卸给徒弟,一路上抱怨不停。
《西游记》作者真的贬道崇佛吗?其实,《西游记》里面贪图富贵的道士确实不少,但六根不清净的和尚更多,连作为佛教招牌圣僧的唐僧本人,都是个入世的和尚!在唐僧心理,他自己首先是个唐朝钦差,其次才是个和尚,唐僧取经纯粹是为了李世民的江山永固。
唐僧为何取经?《西游记》原文是这样写的:
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唐僧在取经路上,时时刻刻在意的是朝廷法度。
原著14回原文,孙悟空打死六个强盗后,唐僧说:“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
原著23回原文,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说:“猴头!还有甚说话!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唐僧确实是个入世的和尚!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也一样,无不怀着一颗功名心。就连如来、观音,也不过是争个三界位列功名。纵观《西游记》,所谓修行之人,佛教道教都不纯粹!而作者吴承恩,也不过是奉行中庸之道,推崇三教合一,图个人世间的平衡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