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年历史,涌现出多少璀璨的文化。很多文化古籍在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也有一些如明珠蒙尘般,等待人们去发掘。有这样一本书,它是先秦时期道家的典籍,是姜太公所著,这本书因为太过神奇,很多人如看天书般难以理解,而一直世人被怀疑是伪书,到了清朝时,更是被确定为伪书。
这本书时间太过久远,再加上秦始皇时期的“焚书”,这本由姜太公所作的《太公阴符》,并没有列到正史当中,得到公正对待,反而是逐渐被边缘化了。但这本书的价值却非常巨大。后来考古学家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当中,发现的大批竹简才真正确定《太公》是真书,这本书更是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书中所运用的一些谋略十分超前,即使到现在,依然十分值得每个人去品读。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从司马迁这么高的评价也可以看出这本书,究竟价值有多高了吧?为了让大家能对这本书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选几个经典的句子,从中也可以一窥太公的智慧。
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也。
这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智慧不能做到与众不同,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军师,如果一个人的技能与平常人一样,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好的技工。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不想一生都碌碌无为,平淡的度过,那么你在某一方面就应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无论是在思想境界,行为处事等各方面,只要你有比别人不一样的能力,那么相信自己,只要你不断优化你这方面的技能,总有实现你价值的那一天。虽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旦特立独行,可能也会意味着被排斥。但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必是“木秀于林”之人。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大家对这句话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他跟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道德经》中所说,就是借鉴的《太公阴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想得到什么,必要先付出什么。姜太公用钓鱼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你如果想要钓到鱼,那就必须先把诱饵抛出去。这句话真的是古今通用,放到哪里都是“至理名言”。我们到现在都还没参透的道理,姜太公已经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本书无愧于他“始祖”的地位。
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于无战。
《太公阴符》中的这句话也值得我们细细研读,虽然他讲的是带兵作战的道理,但“真理”都是相通的,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一开始读这句话,会觉得有点颠覆常识,毕竟在我们看来,只有“赢”才是最好的。但姜太公却告诉我们:不出手就能把问题解决,不费一兵一卒,这才是真的“赢”。因为只要打仗,虽然说有输有赢,但只要有伤亡,你赢了,也是输了。姜太公讲的这句话道理很深刻,无论我们是说话还是做事,能文明解决的就不要爆粗口,动武力,你以为你赢了,但那只是“你以为”罢了。“止战于无战”才是最高境界。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这句话讲的道理眼依然指的我们深思。一个人太过强势就容易夭折,太过张扬必会有所缺失,所谓“物极必反,月盈则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为人处事,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中国人一直讲究“中庸之道”,也就是要学会平衡各方面,不要走极端,当然,中庸不等于平庸,个中道理,需自己体会。
《太公阴符》这本书至今仍是缺本,但从残本当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太公的大智慧,而这本书的价值,讲的道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愿与君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