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精讲1082为什么要讲黄帝内

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黄帝内经》精讲篇之第2篇:

我为什么要讲黄帝内经?(正确问题:我为什么敢讲黄帝内经!)

撰文:中药师申小眉主播:春暖花开#中医黄帝内经#

雨不润无根之木,佛不度无缘之人

我为什么要讲黄帝内经?我为什么敢讲黄帝内经!

一问初心:我为什么要讲黄帝内经?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的是我的初心及目的。第二个问题问的是我的底气和专业。

初心就不用多言,一来是希望更好的陪伴国学书院几个3-5岁的孩子,用经典做蒙学启蒙,把书香之气读书之志内化到孩子心底。二来是希望更多家庭可以通过亲子共读的形式,让爸爸妈妈更多参与到孩子的心性培养和德商美商逆商的教育中来。三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自己更多的触达国学和中医圣殿的大门,不敢说传承国学中医文化,好歹可以用郭学中医文化沁润自己的风骨,让自己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之年,真正能够沉淀出那一份通达清明。

而至于底气和专业,说实话,还真的稀薄的可怜,好在有五年国学书院早晚课基本功打底,再加上3年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读经生涯,加之如今正在自学自考的执业中药师证和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成考进修班。在系统内跟随90后的师兄师姐们学习中药材和五脏六腑之常识,也就勉为其难的开始了这一项对我而言过于浩大,却成为生命里程这不得不勤而为之的一项基本功课了。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二问发心:为什么要讲黄帝内经?

再则,为什么讲黄帝内经?再次回顾这个标题,实在起得有点大的无边,写下来的时候内心一直都忐忑不已,惶惶然不敢落笔。本来是带着一群国学班的低幼宝宝们和他们年轻的爸爸妈妈一起习染一点国学经典的熏陶内化,在既有的蒙学十三经基础上,希望增加一些亲子共读的开卷有益。没成想最后成为了检验自己国学基本功的一道毕业答辩。

就我个人而言,触碰《黄帝内经》其实是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过程。从最开始的懵懂不知其所以然,到后来跟随徐文兵梁冬老师的正安书院一程一程课程走下来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我开始真正体会到让生命慢下来的那份笃定,踏实与心安。

在我曾经就职国学幼儿园,进门很醒目的地方有一副牌匾,上面刻着几行大字:习读四书五经,再造书香门第,在这两行字的中间有一幅画,记录的是我们人的三次生命的诞生起源,第一次生命来自于我们的父母,《黄帝内经》云:父精母血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形成,这是我们的业身。

慈心善解众生痴,妙手能调百身病

我们的第二次生命来自于少年之上,得遇明师,开启慧命,于是有了我们得第二次生命,孔子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吾十五而有志于学。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搞明白了:人,为什么而读书?(王阳明得答案是:立志成为圣贤尔)古时候把男子的成人礼,女子的笈聘都放在了这个年龄(15岁)。黄帝内经给出的准确年龄分界线是: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瀛泄,阴阳合,故能有子。无论繁衍后代还是传承智业,这里修的已是我们的报身。

而最终一个人是否会迎来自己的第三次生命的开启,取决于他是否开始从外求转为内审,走一条生命像内的回观之路,开始有觉知的对峙自己的习性,打磨自己的个性,回归自己的天性,找到那个真正根植于自己生命内在不变的自性。这个阶段,古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指引不多,大多是一条准则:以自我为师,以自性为师,以经典为师。《六祖坛经》如是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心底不乱自性定,身来身去本三昧

三问自心:我为什么要讲黄帝内经?

回到《黄帝内经》,如果把整个黄帝内经黄帝和岐伯的问答看作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书录回放,其实和孔子传授72弟子,乔达摩讲法给三千门徒,其根本上是一样的过程。只是黄帝和岐伯对答的时候,并没有标注出记录着和旁听者的心得体会与言行收获,也没有佛祖在弟弟阿难被摩登伽女摄入淫室,将毁戒体的时候,命文殊师利菩萨将两个案犯提将到讲法现场,然后一番七处征心,八遍不还,十方显见后,舒金色臂,放百千万大光芒来感化同听此论的十万信众和十地菩萨;或者如孔子一样传授之余还有空反过来评价弟子颜回是他最好的学生,因为他不二过且: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中之乐。整部《黄帝内经》,黄帝和岐伯的对答完全紧扣主旨,从未脱离人的生老病死、干湿暖冻、地水火风、东南西北、阴阳寒热这些最基本的人体精密气血气机气脉运行机制。

而本书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步医学圣典,书中的两个主角,其实就是黄帝成年后(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一个心中天赋禀议根基稳健年少聪慧又15有志于学的少年)经中交代黄帝的出身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就印证了一句话:这个世界,很多时候都是:比你出身好的人,比你有天赋,还比你都要好努力。你又凭什么不努力!!

这个书香门第勤勉敦敏上等根器出身的少年,突然有一天走到了生命的第三次开启过程,于是开始和他的老师有了一次对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代的人为什么比现代的人长寿,(皆度百岁与年过半百的差别)是时代变了,我们失去了这个能力吗?

他的老师是这么回答他的: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直白的说,就是上古之人知道如何保养自己,休养生息。现在的人就知道瞎折腾作践自己的身体。无端耗散,而不知保养自己的精气神。所以短命,活不到一半就元气耗尽了。

这段话看不懂原文的同学不建议百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你们不妨试试,当我们第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眼前似乎真的能够浮现出一个头顶总角的少年,在他老师的书房一字一句跟老师辩驳的那份机敏与敦厚,那份困囿与释然,那份对生命的探索与慈悲,会让你在某一瞬间醍醐灌顶般明白,12岁的小黄帝为什么要问一个这么宏大的问题,他的老师岐伯为什么要如此开合有度的去回答黄帝的问题。

拿四季风物,开生活处方。

反观诸己,我对自己为什么敢讲《黄帝内经》,于是便有了一丢丢的底气:我辈虽愚钝若此,根器天赋皆不足以师圣人也,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世俗之人,在年过四十依然还未脱离不惑之困的苍海一粒,我能够有幸通过对一帮祖国的幼苗和他们的天使守护人去领读分享讲述《黄帝内经》,这也是一件惠及自身,滋养他人的乐事。如若在这个过程中,20个家庭真正有人能够稽此契机接引了这一门经典成为以后的人生智慧,想来也是孟子君子三乐中的最后一乐了。(孟子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深刻反思,我为什么要讲《黄帝内经》?理由有四:

灵草屋时光杂货铺六君子汤

深刻反思,回到本书的思想内容层面,我为什么要讲《黄帝内经》?理由有四:

其一:修己:生命医学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也是圣人重医药的一个说法。《黄帝内经》讲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比如东南西北四方位、阴阳五行各配伍,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生长化收藏各有所处……,因此,学习过程是一次捕捉天地阴阳变化追寻生命自然流淌的旅程;可以挖掘探寻、解锁我们身体及灵魂之秘,是我们重整人生、完善人生起航的重要路线图,引路标。

灵草屋时光杂货铺四物汤

其二:达人:《黄帝内经》在国学中的独特地位: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万物以人为本。人体在所有组织系统里是最为精密的自组织,它依赖本性而存在、而平衡、而和谐。是一个自然的存在,是自足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机制。中国文化一直注重以人为本。《大学》讲至善,要落实到人心的静与定;《中庸》讲太过与不及都源于脏腑功能。正如一个人肝火旺,心就不静,做事就急躁;如果肾精不足,就会没精神,思考问题就不周全,做事就容易失败。

灵草屋时光杂货铺生脉饮

其三:正身黄帝内经可以带我们认知真正的自我:我们人体的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等,这些生命活力与我们的身体素质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腰和肾。如果肺和肾的精气充足,做事就能气壮山河,有大手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魄力;所谓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心肾相交的能力。如果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就会显得没有精神;《黄帝内经》认为胆主决断,决断力很大程度上与胆气、胆精足不足有关。

一个人有无成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意”指的是运化能力,也就是思维的宽度,而“志”指的是收藏能力,也就是定力。意志是指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能够运化多少?又能定得住多少?这就体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并具备思维的宽广度,却唯独定不下来,坚持不下来,就是意志不坚定,做事照样会失败。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就是说,肾的精气通于耳,肝的精气通于目。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关键看他的肝、肾功能。肝功能好,眼力就好;肾功能好,耳力就好,如果耳鸣眼花,就是肝肾出了问题。我们的生命活力源于身体本身,学习《黄帝内经》是在培固我们的智慧元气,是在学习一种基础的能力。

灵草屋时光杂货铺桃红四物汤

其四:致用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要回到《黄帝内经》有极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影响:

1、《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2、《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3、《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五:内观黄帝内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密运行在内视自我解剖下层层通达的一个自有大小周天的人体宇宙系统,是我们内观最好的指月之手。

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不仅仅是医学典籍,它更是关于生命哲学的一部百科全书。既然它是生命哲学的百科全书,一定就会对我们生命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黄帝内经》可以帮助我们内观自己,来认识自己生命的规律,来洞察自己的内心,来明白我们如何顺乎自然之道。

正如内经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我们根据这一章指导生活,可以有效把握自然的规律,让自己少生病或者不生病,就像内径上所说的,要和于术数,从之则灾害不起,逆之则灾害丛生,所以这是我们学习《黄帝内经》一个重要的作用。学习《黄帝内经》还可以让我们生活非常顺达、健康、快乐,可以获得人生圆满。

我们知道道家修行的也跟《黄帝内经》有关,比方说陶弘景创立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来是用于修道的,今天我们发觉出来用在临床上有非常显著的疗效,组方非常独到,并且非常简单,疗效非常卓著,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周易参同契》、《内经图》、《修真图》、都跟《黄帝内经》有关,我们今天发展的面诊也跟《黄帝内经》有关。你会发现学了《黄帝内经》不仅仅可以内观,也可以观人,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健康、更加的通达,在用人方面也可以用的更加恰当。

黄帝内经习读教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