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人不学,不知义。
很多人幸幸苦苦求学问一辈子,也很有才华,但却没有搞清楚求学问用来干什么?也没搞清楚了善恶、是非、邪正,真的要好好思考思考啊!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对于国家、社会,而言才是一位有真学问的人。
各位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学问不能够帮助自己止恶行善,命中的灾难不是照样发生吗?这样的学问有何用?如果自己的家人不能够止恶行善,每个人都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去做事,全家人都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做学问又有何意义?
整个国家的人民,人人都为各人的私欲去奋斗、拼搏,那不就和外国人一样了嘛!
我自己刚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学得不够透彻,主要是自己没有深入钻研,学了皮毛,就觉得没意思不学了。学习佛学,很大目地是被其神通吸引,但是,还不明不白。等学习完一圈回来,再看儒家传统文化,才发现其魅力所在。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觉得人要研究透彻这几个字,差不多一生不会犯啥错。前两天看了一个人问,怎么学习魔法,我就笑了。回头想想,自己以前可不是为了学神通才对学佛有向往的嘛!
"在亲民",意思就是,学习不能离开人和人的关系而独自去学习,得不偿失。还真不怕你走火入魔,因为,没有下狠功夫,都无法着魔。怕的是没有去除私欲,去除为名利的心,去学习的话,可能事与愿违。
"止于至善",是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并且在用的办法。比如,晚上睡不着觉了,就发一个很大的愿望,愿全天下人都睡眠充足,然后睡觉质量就会比以前好得多。想想古人的智慧,能流传到现在,绝对没有废话,认真研究,就会对自己有莫大帮助啊!
《大学》: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念念为别人好,为社会好,为众人好,我们的生活、事业肯定很好,善因必定得善果。若想把日子过好、把事业做好,不是计划得来的,而是在"因"上面下功夫。
一个人的念头和行为是为别人、为社会、为众人好,就是善。
一个人的念头和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就是恶。
为别人着想,去除私欲,不为名利,是一切学习、生活的基础。虽然这样做起来很难做,但还是能让我们一直有正知正念,一直走在中庸之道上,这个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坚持的。我以前学佛没学明白,就是佛家一直讲菩提心,我一直没明白是什么。等现在回过头看,才知道,学佛者先学菩提心,也是为了让一个人做到无私,这样,学佛才不会走极端。
"本立而道生",抓住了根本,走在中庸之道,人就不会那么累,工作也会越来越轻松,身体、生活各方面也会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