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马王堆帛书五行正本探源易经玄通

古籍《五行》有两个出土的版本存在,一个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称之为《五行》帛书。或者帛书《五行》,一个是一九九三年十月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称之为郭店竹简《五行》。由于帛书《五行》比竹简《五行》详细且完备一些,残缺不多,所以,我就以帛书《五行》为底本,来阐释,以解决很多喋喋不休的争论。实际上,毫无必要争论的,尤其是斤斤计较于个别字词的差别,更是一种无聊的文字生意。

帛书五行

帛书《五行》学术界是以经的形式发表的,大概有二十八篇,我今天阐释的是第一篇。称之为经一。

经一,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德之行。

我大体看了看全文,关于缺失的字词的争议不算多,学界专家补充的也较为合理,所以就不在这个上边浪费时间了,直接阐释本段经文。所以呢,经文也都是经过审订校正之后的版本。

在阐释之前,我还是有必要说上几句话。第一,即使是战国时期出土的,思想也一定不是战国时期的人写的。而是远远早于战国时期。第二,这个《五行》最早的版本当是周王室整理编辑的。后来流散,最大的可能是孔子也搜集整理到了这个典籍,后来又被孔子的某个弟子作为珍本收藏,得以传于后世。另一种可能就是直接来自于周王室皇家图书馆,流散民间后,一直被有心人保存着。

在《论语》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帛书《五行》就是详细论述性与天道部分的。很多研究者不晓得这个理论体系,在那里争来争去的,徒然浪费时间。这是帛书《五行》的最主要的价值所在。虽然在《周易》《论语》乃至其它儒家典籍中,未有看到如此详细的论述,但是其中的道理却都是《周易》或者《大学》《中庸》所具备的。理论是一致的。都是理论性的。可以说理论是未有多大价值的,但对于儒学的理解也有助益,更大的价值或许在于文化的演变以及传播,甚或纠正很多人对儒学义理的重新认识,当然,这本帛书不出土,也不影响儒学义理的洁净精微,出土,也是锦上添花。

竹简五行

五行,这个行不读xing,而是读heng。这点我是赞同的,后来汉儒忌讳刘恒,又改为五常。

为了不引起歧义,就用五常代指五行。现在常言的五行就以五行来称呼,比如木火水金土,就是现在所言的五行。

帛书五行所指五常是仁义礼智圣。后来圣被信代替。有研究纠结仁义礼智信还是仁智礼仪信的顺序,无那个必要在我看来。关键看是如何解释的。

实际上五常就是来自五行。这也不是牵强附会的。《周易》乾卦有元亨利贞,实际上就是对应仁礼义信。后来贞成为智,信属于中土。

显然,五常是对人的德性而言的。实际上和仁礼义智信对应的还有喜乐怒哀欲。其中仁礼义智信是人之性,喜乐怒哀欲是人之情。其中性是不变的,稳定的,情是易变的。变则失常。所以《中庸》言,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这个中节这里就是喜怒哀乐能合于仁义智礼,这就叫中节。所以五常是和五情对应的。这是儒家义理的核心所在。

晓得以上几点,本段经文就很容易理解了,也不会产生那么多毫无来由的争议了,皆是因为不清楚儒家义理的体系和逻辑所导致的。

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xing);德之行,行读heng音。后边几句话当都是如此读。德之行就是德之常的意思。

仁,是儒学义理的最高一级核心和基础概念。仁的意思是至善,在周易就是乾卦纯阳。仁是至善。是儒家专有概念,善则是谁都可以用,是通行的概念。就像土豆和马铃薯的区别一样。更重要的是善和恶相对的。而仁是至善,无有相对的概念。至善不是善,是纯善。这是儒家用仁这个概念的要义。后世阐释论语,一直不晓得仁和善的区别,我在这里讲清这个问题。

仁形于内,实际就是说仁充盈于内心之中,也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或者如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是仁行于内的意思。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叫德之常。不行于内,就是情,或者说叫仁发于外就是情。情合乎仁就是义,不合于仁就是喜。

义也是如此。实际上义是仁的表达,行于外才能叫义。为何又说行于内呢。这就好比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先有义这个概念在心中,然后仁发于外就是义了,不然就是怒了。大家需要清楚的是喜怒哀乐不发的时候是无所谓义智礼信的。都是仁,但为了以后的发于外,所以还是必须晓得有个义智礼信在其中。

实际上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义来自于仁就是德之常,不是来

自于仁,就是情之怒。

同样的,礼发于仁就是德之常,不发于仁就是情之乐。智发于仁就是德之常,不发于仁就是情之哀。信发于仁就是德之常,不发于仁就是情之欲。

由此可以看到,义智礼信都是以仁为基础的,若不是以仁为基础,那就是情了。

而那个圣字,可以直接理解为信。由于我还没研究下边的段落,还不知这个圣后文是如何演义的。若是有偏差,当及时改正,但,我想,大体是不会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