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庸之道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1409.html
中庸之道,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的处世哲学,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中庸之道呢?宋代程颐这样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后来朱熹又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两句话在大儒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程朱那么高的思想境界,这种话很容易被大众庸俗化。正因为有程朱这样似是而非的解释,很多人都把“中庸之道”误解了,认为“中庸之道”就是滥好人、和稀泥、是非不辨、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墨守成规。还有一种普遍性的错误思想,认为中庸就是寻找中间路线——凡事追求中道,避免偏激。在处理任何事物的时候都要确定一个中间点,偏左一点则不及,偏右一点则过。如何选择那个中间点呢,难道你想了半天选的那个点就不偏吗?那还不是当事人根据各自的主观认识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点,这样就把自己限制和束缚在一个点上,失去了自由和灵活度,加上自己的局限和私心你选择的那个中间点怎么可能不骗。因为瞻前顾后,反复思量的过程充满了私心与私欲,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和私心,会逐渐渗透到判断过程中去,使判断越来越不客观不自然,最后反而做出很偏激的判断。讽刺地说,原本沿着中庸之道走来的是一个心底无私的坦荡荡的君子,最终却走上庸俗化的世俗小道,变成一个首鼠两端,斤斤计较的小人。其实中庸之道不是束缚和限制,而是根据事物的天性和变化规律,做出最合乎自然的选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中庸》第一节就已经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就是指万事万物天生都具备的那种本源的、自然的,由天道赋予的属性。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是明心见性后见到的那个本性。“率性之谓道”。这个率性,不是直率任性,什么事都由着自己性子来,而是指诚心地遵循天性。顺应自然规律、本性去真诚行事就叫做中庸之道,也即天道。“修道之谓教”,遵循天道,不断去实践去提高自身修为就是教养。修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回归本源,找回本性,让我们的心灵达到纯净纯善的境界。“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句点明了修习中庸之道的关键。这个道不是空谈,而是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刻也不能脱离或抛弃,如果可以脱离,那你就还没有认识真正的道。很多人总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就有了后面这句:“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品德高尚的人是会真城自觉地去践行天道,在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也是格外谨慎,有所戒惧的。不可以有一时的疏忽大意或道貌岸然,无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不要有分别心,君子必须时刻做到知行合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越是在隐蔽隐晦的地方内心的欲念就越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地方就越容易忽视。所以君子在独处时更要戒慎自守,把持得住自己,克制内心不正当的欲念,并时时严格律己,防微杜渐,自觉自省地遵从天道行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没爆发出来的时候是看不见的,这是人的一种天性,天性就是中。爆发出来能自我控制,合乎时宜,符合节度,这就是和。中是万事万物的本性,和是万物所遵循的天道。这里通俗易懂,拿人的情绪来解释了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社会达到中和的境界,人人各司其位,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那么社会就会欣欣向荣,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由此可见,中庸之道的目的就是致中和,达到天一合一的境界。所谓:“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中庸的精髓在于“至诚”,城心地遵循天道,实践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在于“慎独”,无时不刻,自觉律己;更在于“节度”,行事时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有原则,善变通。中庸之道,不是知识,更不是空谈。它要在自己的修身养性上,择善固持,随时随地,处在中和“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中庸就是要我们自觉自律、精诚之至、低调谦和、厚德载物、和谐包容。最后,大家应该清楚了,中庸之道不是让我们做老好人,不是让我们做佛系,更不是让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是希望通过我们修行,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理,做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自然规律的人,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