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庸之道不明中字,何以明中国

中庸一词,恐怕是今天人们误解最深的词之一了。

《中庸》开篇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文可见,中庸之道分明是在讲率性修道的心法。

然而,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中庸”一词的理解产生了重大的偏差,以至于今天这样的局面?我只追溯到宋代诸儒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大致明白了些其中的缘由。

北宋程颐解释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子亦从此说。他二人虽然知道用辩证之法来注释字词,然而不偏之于中正,不易之于庸常,却未免局限。反不如文本中既有的“过”与“不及”。

“以文害辞,以辞害意”是秦汉以后诸儒的经常犯的毛病,今之学者恐怕更甚。

我在开悟之后复习《中庸》,在读到下面一句时,即明白中庸真意。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摘自《中庸》

某一日,有如下思考:

吾尝试释之曰:“好问者好学,好察迩言者善辨。舜帝之大知也,其学问思辨行而守一。执所两端者,别善恶也;用其中者,隐恶而扬善也。”

后世儒生大概多有误解“中”一字的,以为两端之间有那么一个点才算是中。果若如此,则善与恶两极端之“中”是为何者?为善又为恶乎?无善又无恶乎?为何定要隐恶而扬善?

河南人常言道的“中”,有多种涵义和适用场合,比如表示“行”,“好”,“可以”,“同意”,“赞扬”等等。虽然这个“中”,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用中之“中”一字的涵义,但多少提供了一些方向上的思路。

合于时势,行而通达,可谓之“中道”。

于善与恶,使恶心恶行之隐而不害,使善心善行之发扬光大,可谓“中”。

又一日,我顿悟“中庸”真意,作如下思考:

我于“执其两端,用中于民”的旨意中悟到一定程度,似乎整个“中庸”都通了。再回来看这一“中”字,可就太有趣了。

若要一个字来代表华夏文明的特征,大概非“中”字莫属。“中”字当然包含有表示方位或是时间的中心点,然而并不止于时空的中心点。

该怎样理解“中”以及“中庸”?

在我们日常器用里,亦随处可见“中庸”。我粗略的从已有经验中拾取了三样物件,这三样可谓“用中”至于极致的程度了。其一秤,其二扁担,其三筷子。

提到扁担,我就又想到一件旧事。前些天还提到一脑子不及常人的村民,能感知一担红薯的重量。我原以为是他感觉异于常人,今日再想,大概是我们偷拿红薯时只拿其中一筐里的,导致扁担失其“中”,故而让他察觉有异样。大概常人那个时候也多能察觉吧?等有机会了,我做个小实验便知了。

诸位可细想日常生活中对秤(用旧式有秤杆秤砣的秤更好)、扁担和筷子的使用。体会其中差异和相同的地方,尤其是体会其中阴阳动静的变化,就可明白,这里暂且不再赘述。待时机成熟,我录一期视频来说明,或许能讲得更清楚明白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