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著名画家、墨玉兰画法创始人胡乐平和《环球时报》首席编辑谷棣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年生于北京的胡乐平在八一学校上中学时喜欢上了中国写意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玉兰结缘,从黑白摄影中找到灵感,画出带有光感和质感的墨玉兰。作为齐派第三代传人,胡乐平受教于北京著名书画家王任(尔遐)先生,现任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40多年来他不断创作,作品打动了国内外很多人,从老师、校友到萨马兰奇、李嘉诚,从来华的留学生、游客到英国的绅士、法国的收藏家,都是他的欣赏者。更难能可贵的是,胡乐平经常应邀到欧美讲学、办展,他的水墨作品被选做国礼赠送,把中国传统绘画——这一门类独特的中国“软实力”传播到海外。兼任过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的胡乐平还给外国留学生讲授中国书画艺术十余年。前不久,《环球时报》首席编辑谷棣到访胡乐平画院,听胡乐平先生讲述中国传统艺术的真谛,以及在海外传播的近况。胡乐平说:“我的自信来源于有欣赏者,中国文化自信和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自信同样源于有欣赏者。”胡乐平谷棣:您的没骨法墨玉兰不落俗套,既有中国写意精髓,又吸收西洋绘画的用光方法。谈到东西方艺术精华的结合,您的领悟是什么?胡乐平:“洋”为中用一定要恰到好处,中国画艺术里最好的就是水墨,或者说黑白艺术,书法也在其中。顶级品质的水墨画能打动人,被百姓认可和欣赏。中国历代大画家的代表作多以水墨为主,如文与可、郑板桥的竹子,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为什么别的国家叫绘画艺术,而我们中国叫“书画艺术”,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的书法值得骄傲,从甲骨文开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我们要去了解来龙去脉。现在有些艺术家结合西方艺术元素很多,如色彩的运用,但作品中中国画的水墨元素却缺失了。如果把油画、水彩画的色彩搬到宣纸上,拿人家长处比,还是画不过人家,就像中国人开的西餐厅总比西方人开的要差一些。很多学水彩的人要到欧洲去买好的水彩,就像学做中餐的要买中国酱油、老干妈辣椒酱。所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真正做到巧妙结合很难,我也曾迷茫过。我正好赶上黑白摄影的时代,19岁时拿着海鸥相机在颐和园拍摄玉兰。在黑白光影里,特别是在逆光中玉兰呈现出晶莹剔透、层次分明的状态,让我产生创作水墨玉兰的灵感和冲动,运用水纹的技法表现玉兰的质感。尽管那时候作品还很幼稚,但得到老师认可,还在几次展览上获奖。我借鉴西方艺术中对光的处理,但没失去水墨特点,没有忘了传统精神,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改革成功的。实际上,梅兰竹菊画好了也很难,但很多人以为中国画就是老一套的梅兰竹菊,觉得看腻了,原因是很难创新。古人画玉兰多用线,和树干是“线和线打架”。突然,我画的没骨墨玉兰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让大家耳目一新。太老师娄师白给题词“春晖”,专业人士认可。我也画紫玉兰,按照老师的建议在画枝干时用赭石加墨。李嘉诚收藏了唐伯虎的画,也收藏了我的紫玉兰,我的画肯定比不过唐伯虎,但说明他喜欢。就像北大教授杨辛说,你的画大家欣赏,是因为阴阳处理得好,男性看你的花为“阴”,非常柔美,女性看你画的枝干为“阳”,有阳刚之气,给人视觉冲击。著名画家、墨玉兰画法创始人胡乐平和《环球时报》首席编辑谷棣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谷棣:中国传统艺术,总是和中国哲学、人文精神等联系在一起。那么,您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过程中,遇到哪些让您深思的现象?有哪些国外的艺术家也在借鉴中国的传统艺术表现方式?胡乐平:有人说,我画的玉兰是“活着的玉”,像和田玉一样给人美感。这种通过水纹处理形成视觉冲击力的创新,也是学有所依,齐白石的虾就分层分开。因此说,学传统首先要会传统,要多临摹八大、徐渭等古人。艺术要随心所欲,中国画讲究精神层面,好的画家还要有文学功底,这有别于西方的艺术家。西方艺术家在作品上签个名就可以,但中国画家要提款写诗。因此说,做中国画家更难。中国画家的思想根基在于中庸之道,就像齐白石说的“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中国的写意画和西方的印象派可以说同日而语,在似与不似之间。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受中国传统艺术影响很深,很多人也很懂。过去,买中国画最多的就是日本人。我在旧书摊上,看到一位日本私人收藏家印制的齐白石画集,让我震惊,都是精品。当时日本人出的价格也高,从白石老人手上获得的多是精品。相比,欧美人也能看出墨玉兰的阴阳明暗的光感,有法国人专门买我画的玉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