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大学中庸,偷偷给自己立了个flag

几年前读了几遍《论语》之后,就觉得自己是个现代社会的文盲了。

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从年起,开始尝试阅读《诗经》,这是中国年老祖先们文化生活的全面总结,可惜至今未能认真读完,只是敬畏未能领会;

接着读了享誉世界的《孙子兵法》,第一次认清楚《孙子兵法》不是36计,第一次知道“兵者”贵在于“不兵”,感受到中国先贤的敬天爱人拳拳之心。

也是第一次领略到孙武的不战之战,不败之战,上战之战;

更联想到了现代军事强调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精髓,感受到打仗就是打钱粮的硬道理,也感受到了曾国藩一介书生,为何能荡除洪杨之乱,为什么要提出打呆战,结硬寨。

然后开始对我们年前的那段璀璨历史感兴趣,从夏商周到春秋,再从春秋到三家分晋,战国七雄争霸天下,为什么大秦能最终胜出,但又仅存十四年,就被陈胜吴广区区人葬送了几代人打下的偌大江山。

从来都不奢望翻阅的《资治通鉴》已经感受了刘邦建立西汉,也知道了刘邦为什么能战胜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项羽的刚愎自用和妇人之仁,刘邦的从善如流和不拘小节,每个人的命运早已被自己的性格注定。

昨天,终于读完了大学中庸,终于感受到了读书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人为什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答案;但人为什么而存,却在其中能找到答案。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最核心的内容,如何锻炼自己的领导力。中庸强调诚为立人之本,立国之本,以诚为道,则居仁行义,驰骋于天下。

学问未能领悟一二,只是苦于如何自我修身。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君子学习五步法。博学以时间安排多读多学,审问是不懂的一定要搞真正的清楚,慎思,是考虑的深度和细微精妙之处,明辨,是真正懂得,笃行是这一切的根基。

因为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用,放在自己身上用。

所以,我给自己立的flag就是笃行。

每天读10页书,选中一本书就认认真真读下去,这本不读完不打开下一本;每天最少写字,就像前年写书,虽然常有间断,但还是完成了14万字的创作量;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时代如此美好,怎能轻易老去?请大家监督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