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实锤周易作者是子思

北京治皮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文王或者周公写《周易》的传说,事实证明只是一干汉代蠢儒的无稽之谈。

那么,《周易》究竟是何时何人所作?

这就是摆在每一个想要读懂这本书之人面前的严肃问题。

如果一部书连年代和作者都搞错了,对于其内容的解读可想而知是如何离谱——事实上,两千多年来的《周易》卦爻辞解读,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歧路上。

这也是为什么两千多年来解读《周易》的书汗牛充栋,但真正解释明白卦爻辞到底在说什么的,一本也没有!

嗯,如果有,那一定是错觉。

一、易传与《周易》

要解开《周易》作者的谜题,我们先从易传说起。

传,是为了解释经的。

可以说,易传的作者,是最早读到《周易》的人。

早期的一批易传,被称为“十翼”——据说,它们的作者都是孔子。

当然,这也是汉代一堆蠢儒相信的传说。

从宋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怀疑孔子作易传的真实性。

到现代,大量事实已经证明,这些易传,没有一个字是孔子写的。

但是,它们大部分和孔子关系很密切。

因为《大象》、《文言》、《系辞》、《序卦》、《说卦》和《彖》这几种最为重要的易传,尽管年代和作者都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

这些易传的大部分内容都出自战国时期的思孟学派之手。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的嫡孙,子思。

孔子墓

二、思孟学派与易传

郭沫若曾经认为易传不是孔子所写,而是荀子的后学所作。

这句话的前半句无疑是对的,但后半句错了。

我们已经证明,荀子本人将《周易》卦爻辞视为“腐儒之言”,《荀子》一书中有关《周易》的内容,都是荀子门人学习思孟学派言论的记录。

思孟学派写了易传,证据确凿而且十分充分,今综合金德建等学者的考证及本人所见,列举如下:

(一)《大象》是思孟学派作品

《大象》里的“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就是出自子思的老师曾子。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

又比如《大象》里的“君子以反身修德”,就是思孟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

又如“屯,君子以经纶”,实际上是子思在《中庸》里说的“唯天下至诚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屯,有纯朴至诚之意,详见本号系列文章解读)

《中庸》里的:“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实际上就是《大象》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象》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中庸》的“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与《大象》的“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中庸》的“隐恶而扬善”与《大象的》:“君子以遏恶扬善。”

……

(二)《文言》也是思孟学派所作

《文言》里面用来解释元亨利贞的“四德”,实际上出自思孟学派最具特色的五行五德学说。

《文言》所说的:“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实际出自子思所作的《中庸》:“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

《中庸》说:“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与《文言》所说:“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完全一致。

《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中庸》则说:“君子之道,……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孔子墓

(三)《系辞》出自思孟学派

《系辞》说:“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中庸》也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称赞颜回的语气如出一辙。

《中庸》所说的“与天地参”,其实也相同于《系辞》所说的“《易》与天地准”。

《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系辞》也说:“极数知来之谓占。”

《中庸》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就是《系辞》说的:“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中庸》说:“无忧者其唯文王乎!”说明文王曾经遭遇忧患而不以为意。《系辞》则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中庸》说:“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就是《系辞》说的:“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中庸》说:“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系辞》也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孔子墓

(四)《说卦》出自思孟学派

《说卦》里面的“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性命之学就是出自《中庸》开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五)《彖》和《序卦》同样出自思孟学派

郭店楚墓出土的思孟学派作品《六德》中写到:“故夫夫、妇妇、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六者各行其职而俭逆无由作也。”

《序卦》的顺序与之完全一致:“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彖》也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三、子思作《周易》

如果我们能够直面《周易》不是文王周公所作这个事实,那么,它的写作年代也就值得我们推敲了。

本号系列文章大量证据表明,《周易》卦爻辞处处都显露出战国时代的风格,说明《周易》卦爻辞的最终整理和编定是在战国早期完成的。

再加上卦爻辞里处处显露的《中庸》思想的烙印,作者究竟是谁其实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它必然与创作了大量易传的思孟学派有关——先秦时期唯有这个学派,在真正严肃地在研习和传承《周易》。

《周易》的作者,就是思孟学派的创始人,《中庸》的作者——子思。

子思的言论,被整理成《子思子》一书,此书虽然已佚,但仍散见于《礼记》中。

《隋书·音乐志》载南朝梁沈约云:“《礼记》之《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从这几篇《子思子》的佚文里面,我们看到了大量《周易》中的文字:

如《坊记》引《既济》卦九五爻辞言:“《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又引《无妄》卦六二爻辞言:“《易》曰:不耕获,不甾畲,凶。”

如《表记》引《蒙》卦卦辞:“《易》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又引《大畜》卦辞言:“《易》曰:不家食吉。”又引《蛊》卦上九爻辞言:“《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这些都是白纸黑字记录的子思之言,可证子思正是《周易》的最终作者。

唯有子思,才会如此地推崇孔子——他的亲爷爷。

唯有子思,才会如此地推崇文王,并在《中庸》里面大赞“文王之德”

唯有子思,才会如此地推崇周公,因为他的爷爷孔子,就因久不梦见周公而叹息。

唯有子思,才能够解释大量的易传都是出自其门人之手。

唯有子思,才能够解释为什么后来会有文王周公作《周易》、孔子读《周易》这一系列传说。

因为正是他,将孔子、文王和周公推上了圣人的神坛。

子思本人除了作《周易》,很可能还自己编写了一部分易传。

比如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曾引用《子思子》:

孟轲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轲曰:“君子之教民者,亦仁义而已,何必曰利?”子思曰:“仁义者,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乐为诈。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

这段引文里的两处“易曰”,分别是易传《文言》和《系辞》里面的话。

当然,这是后话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