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徐里、李晓伟、李豫闽(福建)
①
宋仁宗庆历六年(年)九月,秋凉渐盛。
邓州,花洲书院内,数排平房,红砖碧瓦,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其间一房内,一着绯色官服的中年人正奋笔疾书,身旁站一书童,研墨,展纸,看茶,有条不紊地伺候着。
少顷,那官人搁笔,一声:O了。
书童立马捧起书稿,高声吟读起来: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书童:老爷,这不科学呀,你从没去过岳阳楼,仅凭一幅《洞庭晚秋图》就能编得这么好,这也太牛掰了吧,I真的服了you!
官老爷:什么叫编呀,这叫创作。在老夫这里,没有什么不可以不科学的,Doyouunderstand?
书童:懂,懂,就是汴梁那帮龟孙子不understand,看把老爷都贬到这千里之外了,害得我连灌浆包都吃不到了。
官老爷:吃,吃,你就知道吃,快把老夫的的岳阳楼,哦,不,老夫的《岳阳楼记》快递给滕大人,岳阳楼竣工剪彩急等着用呢。
哈,这宋朝主仆二人对话,一会中文一会洋文的,咱也搞不懂,咱也不好问。没关系,探花郎经常穿越唐宋,稍微知道那么一丢丢,我就给您解释一下了。
那个官大人显然是范仲淹了。那个滕大人嘛,叫滕子京,跟范仲淹同举进士,两人是铁哥们。
滕子京此时被贬岳州,他重修了岳阳楼,请自己的好哥们、当时大宋第一网红范仲淹为岳阳楼写一篇推广软文,于是就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李白、杜甫都曾有写过岳阳楼的诗,但都没能让岳阳楼走红。直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横空出世,才惊艳了时光,倾倒了众生,让岳阳楼一举跻身中国四大名楼之列。
《岳阳楼记》全文字,字字珠玑,金句连连,浮想联翩,情文并茂,拜读斯文,真是一种灵魂的净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金句中的金句,浑厚沉远,震悟大千,造绝世之响。
千百年来一直涤荡着时光,燃烧了岁月,成为有识之士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在追寻范仲淹精神的道路上,奋马扬鞭,一往无前!
那么范仲淹又为何从一名顶流网红,被贬到距京城千里之外的邓州呢?说来话长,就从六年前的那场宋、夏大战说起吧。
②
我们知道,北宋实行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重用文人士大夫。稳定的政治环境,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经济繁荣。
但忘战必危。承平日久,统治阶层麻木自嗨,文恬武嬉,边备松弛。
位于北宋西北的党项族趁机做大做强,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于公元年公然建国称帝,国号大夏,正式脱离北宋的控制。
西夏以小欺大,不断骚扰调戏北宋这个曾经的老大哥。
康定元年(年),自称大夏国皇帝的李元昊率10万大军“御驾亲征”,于三川口大败宋军,延州告急。
败绩传到汴梁,朝廷上下一片乱象。急令范仲淹和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分别统揽鄜延路、泾原路方面军务。
作为朝廷倚重的两位超一流书生,临危受命。范仲淹和韩琦的对夏作战方略恰恰相反,韩琦是速战速决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范仲淹则主张积极防御,打持久战。
韩琦的速战速决思想在当时是主流,朝廷上下包括仁宗皇帝本人都高度认可,没有人把小小的西夏放在眼里。那么范仲淹和韩琦的对夏作战思想,究竟谁对呢?
韩琦为一举消灭西夏,调兵遣将,欲与范仲淹合兵,寻求与西主力决战。但范仲淹认为时机不成熟,拒绝了韩琦的提议。
西北前线第一主帅夏竦为了让范仲淹参加会战,竟派范仲淹好友尹洙前往延州作说客,结果尹洙在延州一睡就是20多天,最终也没能睡服范仲淹参战。
军令不听,老朋友面子也不给,范仲淹就是这样的倔书生。事实证明,正是范仲淹这样所谓的“倔书生”,才保全了延州几万将士的生命,为反击西夏保存了有生力量。
没有谁比范仲淹更懂得战争的残酷、更珍爱将士的生命。将军本色是诗人,这首《渔家傲·秋思》,就是范仲淹于西北前线有感而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整首词慷慨雄浑、苍凉悲壮,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被欧阳修誉为“穷塞外之词”,给宋初词坛送来一股刚健清新的气息,为苏、辛豪放词风开辟了先路。
范仲淹词作仅存世五首,可以说是首首经典,这首《苏幕遮·怀旧》也是写于这一时期,一并欣赏一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康定二年(年),急功冒进的韩琦,在好水川遭到李元昊伏击,宋军惨败,阵亡将士一万余人。
西夏军师张元看着满川宋军的尸体,写诗讽刺道“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遭受如此大败,年轻气盛的宋仁宗恼羞成怒,拒不接受三川口、好水川和定川寨惨败教训,急欲挽回面子,还要和李元昊决一死战。
对此,范仲淹再次上书《论不可乘盛怒进兵奏》,一方面劝仁宗要冷静,另一面再次阐述自己积极防御打持久战的对夏作战方略。
那么范仲淹的积极防御思想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筑城固守,屯田积粮,选将练兵,联合羌部,对西夏实施游击战骚扰战,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
范仲淹的积极防御方略,让西夏苦不堪言,哀叹“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来自敌人的赞美,往往是最公允的。当地民谣也流传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范仲淹不但自己是千里马,他还善于发现和培养千里马。
北宋战神狄青就是范仲淹一手拔擢的。狄青也因战功卓著,被破格提拔为枢密使,成为北宋军政首长,只是后来遭到无厘头式猜忌被贬,忧郁而终。
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从不缺少优秀的人才,只是缺少供优秀人才生存的土壤。
而前来投军的学子张载却被范仲淹劝退,并赠之以《中庸》,让他弃武从文。张载也不负恩师指点,回去后发愤苦读,终成一代宗师,是理学、关学的创始人。
他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称作横渠四句,一直为后世传颂不衰。
李元昊乘“定川寨”大胜,挥师南下,进逼潘原,关中震动。范仲淹审时度势,该出手时就出手,亲率精兵,驰援前线。
仁宗闻后道:“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果然如仁宗所言,李元昊得知范仲淹来援,不战而逃。
朝廷最终采用范仲淹的积极防御方略,扭转了对西夏作战的不利态势,并最终迫使李元昊去帝号对宋称臣。
仁宗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暂时“搞定”西夏。范仲淹功不可没,年擢升范仲淹为枢密使副使。
此时的北宋,官僚机构臃肿庞大,行政效率低下,“三冗”(冗兵、冗官、冗费)问题凸显。对外要进贡辽夏“岁币”求平安,对内则要镇压农民起义,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痛定思痛,庆历三年(年),仁宗决定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仁宗任命范仲淹主持变法,除了范仲淹在宋、夏战争立有战功外,范仲淹丰富的地方官经历,出色的政绩和敢于直谏的性格也是主要原因。
那么范仲淹到底有哪些地方官经历?又有哪些政绩?他都向朝廷上书了什么治国方略?这要从范仲淹的人生经历说起。
③
宋太宗端拱二年(年),范仲淹出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节度使掌书记官舍,字希文。父亲范墉为吴越归宋官员,苏州人氏,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
范仲淹二岁时,父亲范墉卒于徐州任上。范仲淹母亲谢氏因为是偏房,为范家不容,在范仲淹四岁时,只得带着范仲淹改嫁给在苏州为官的山东人朱文翰,范仲淹由此改名朱说。
好在继父对范仲淹母子还不错。继父朱文翰在年,也就是范仲淹出生那年中了进士,看来二人天生有奇缘,而血缘不是问题。
事实上,朱文翰对范仲淹“即加养育,复勤训导”的恩情,或者范仲淹对继父的回报,其父子亲情,绝对超过许多血缘父子。
少年范仲淹跟着做官的继父到处宦游,一边接受继父复勤训导,一边体验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为他以后从政积累了经验。
少年范仲淹也是踌躇满志,17岁时就树立了“不做良相即做良医”的远大志向。
年,青年范仲淹琴剑在手,怀揣继父给的少许盘缠,孤姿英发,走上了外出求学的艰辛历程。
先是在山东长山县澧泉寺拜高僧为师,苦读三年,接着在北宋一流学府应天书院再深造五年。在澧泉寺和应天书院,范仲淹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励志求学故事。
在范仲淹之前,已有匡衡凿壁偷光、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等苦学苦读的人物故事,而范仲淹则给我们留下了“划粥断齑”的故事。
说的是范仲淹在澧泉寺求学期间,条件艰苦,范仲淹将熬好的稠粥冷却后,以刀划为四块,佐以一点碎咸菜,早晚各吃两块,三年中,日日如此。
在应天书院读书时,范仲淹仍是这样,顿顿白米粥就咸菜。有一爸爸是县令的同学看不下去了,回家就跟爸爸提起这件事。
县令爸爸很是感动,对儿子说:明天你给他捎俩大鸡腿,外加三个大肉丸,让他好好补一补。第二天,县令儿子悄悄地将准备好的美食放到范仲淹的桌子上。
只是几天过去了,这些美食纹丝未动,都已变质发霉。县令儿子不解地问:哥们,什么意思呀?好心给你捎点好吃的,开开荤,咋不吃呢?
范仲淹:很感谢你的美意,倘若今天我吃了这顿美味佳肴,那以后还怎么能继续愉快地喝粥呢?
县令儿子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他在想:这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病,才能经得起这大鸡腿大肉丸的诱惑呀。
在庆天书院读书期间,还发生一件事,更是让人觉得范仲淹不像咱们地球人。
那是范仲淹在应天书院就读的第四个年头,当朝现任最高领导人宋真宗驾临应天府,拜谒赵家祖庙。
真龙天子亲临应天府,整个应天府就像一口沸水大锅,咕咚咕咚地蒸腾着。
为显示皇恩浩荡,宋真宗下令在当地最大最豪华的“重熙颁庆楼”,免费开宴三天,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皆可参加。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应天书院放假三天,让广大师生能够品尝一下“御宴”、围观一下天子真容。应天书院师生是倾巢而出,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范仲淹。
面对同学们的催促,范仲淹埋首书卷头也不抬:“书念不好,看到皇帝也没用;书念好了,将来再见也不迟。”
我去,这免费的午餐不享用,天子的真容不瞻仰,这对我等俗辈来说,真是太不科学了。哈哈,范仲淹果然是人间不一样的烟火。
④
那么范仲淹第一次见到皇帝是什么时候?当然是殿试的时候。
年,27岁的范仲淹第一次参加科考,一举而中。但这时的范仲淹还不叫范仲淹,叫朱说。直到二年后才上奏《奏请归宗复姓表》,始复范姓,也就是说,朱说的名字范仲淹整整叫了25年。
中了进士的范仲淹随即被授官为广德军(治所今江苏南京)司理参军。一位名臣自此开启了自己的从政生涯。
只是一直在地方工作的范仲淹,直到40岁,才因晏殊的举荐,升为秘阁校理,成为一名从八品的京城小官。
而小范仲淹三岁的晏殊此时是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等职,位高权重。他为何要举荐和自己非亲非故、一直在地方工作的范仲淹呢?
当然是范仲淹的才能征服了他。
范仲淹初涉官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司理刑狱,也就是一基层小法官,但他耿直公正,坚持原则,时常“引囚访问,贵得其情”,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这自然得罪了太守。
按说,你刚一参加工作的官场新人,首先应该先站稳脚跟,怎么可以开罪领导呢?
但范仲淹就是范仲淹,他不但和太守据理相争寸步不让,还很懂得“留痕”管理,将和太守辩论的案情一一记录在宿舍屏风上,待期满去职时,屏风上已记得满满当当,这就是“怒书屏风”的典故。
在担任泰州西溪盐仓监官时,他不顾官卑职低人微,越级越职越礼上书发运副使张纶,为民请命,要求重修捍海大堤,以消除海潮侵袭给沿海居民带来的灾难。
最终在张纶、范仲淹的领导下,盐民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一条长达多里的捍海堰(后人誉为“范公堤”),消除了海患。堰内再现昔日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之人间烟火。
至今,盐城大丰市草堰镇尚存有一段范公堤遗址。
在捍海堤工程紧张施工的时候,范仲淹的母亲不幸离世。范仲淹不得不离开工地,守孝回南京(今河南商丘)。
范仲淹的苦难家世,让范仲淹对母亲的感情早已超越一般母子。已复姓归宗的范仲淹,想让母亲谢氏与生父合葬归入苏州范家祖茔,但遭到范家族人拒绝。
于是他效仿唐代名相姚崇,将母亲谢氏葬于洛阳万安山下,并留下遗嘱,他百年之后随葬母侧。如今,两代名相相伴母亲长眠于万安山下,成为稀世节孝景观。
丁忧守丧期的范仲淹,“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他不顾“居丧上书,逾越典礼”,不顾“越职言事”,冒哀上书《上执政书》。
《上执政书》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皇皇万言,是青年范仲淹作为政治家的入世宣言、施政纲领。
苏轼在《文正公赞》中说:“贤哉斯诣,轶后空前”、“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过者。”
范仲淹的“出格”表现,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应天府知府晏殊。
虽然晏殊在官场上圆滑中庸,但他热心于唯贤是举,诸如欧阳修、王安石、韩琦、富弼、孔道辅等北宋一大批贤臣名相都曾受过其恩典。
人们只记住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反而记不得他曾经当过宰相。
在晏殊的举荐下,范仲淹出任应天书院“掌府学”。
十二年后,范仲淹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自是感慨万千。
范仲淹提出了“援释、道入儒,三九合流”的全新创意,是北宋前期复兴儒门教育第一人,也是北宋理学真正的启蒙之人、开山鼻祖。
范仲淹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开拓创新外,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更是不遗余力地予以资助。
“宋初三先生”之一著名大儒孙复就出自范仲淹门下,范仲淹不但在学业上对他进行指导,更是在经济上给予资助。
应天书院也因范仲淹的到来而名满天下,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许多学子慕名前来。
⑤
接上文,知道晏殊为何要再荐范仲淹出任秘阁校理了吧。
范仲淹从27岁参加工作,一直在地方上打拼,如今到了四十不惑的年岁,才从一名地方上的小官员一举登上中央政坛,成了京官。
尽管只是个从事皇家藏书管理的从八品小官,但只要“不惹事”乖着点听领导的话,凭范仲淹的才干,混个副部级退休没问题。
呵呵,当然这只是我们俗人的想法。我们发现,初登中央政坛的范仲淹,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此时仁宗已年满20岁了,继位也五、六年了,但朝中大权依然掌握在太后刘娥手中,仁宗一切唯太后是瞻。
这不,刘娥过生日,发话让皇上仁宗带百官为其祝寿。仁宗当然是满口的好鸭好鸭。
可我们的范仲淹不干了,立马上书:皇上呀,你要给你妈过生日,你娘俩关上门来怎么腻歪都可以的,但你带上百官给你妈过生日,那可就有违礼数了。
仁宗:emmm-----
太后刘娥:这个范仲淹哪个部门的,有点意思嘛。
不过,刘娥根本没把范仲淹当回事,因为谁也阻挡不了她的决定。仁宗还是带着百官三跪九叩给刘娥祝了寿,这就是绝对的权力。
范仲淹不乐意了:哟嗬,你们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了。
紧接着范仲淹再出大招,上书《乞太后还政奏》:太后你老人家掌权太久了吧,该把大权还给皇上了,你就退下来享享清福,跳跳广场舞拉拉皮遛遛狗打打麻将什么的,不香吗?
我去,这叫乞吗?我看叫撵还差不多。
范仲淹连上两道“硬菜”,可把举荐人晏殊给吓坏了:范兄呀,你想怎么样我管不着,可你不能连累我呀-----
范仲淹见自己的上书迟迟没有得到回复,就自己给自己留个面子,打报告要求下放,朝廷秒复:准!
范仲淹在秘阁校理位子上屁股还没捂热,就卷起铺盖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当通判去了。
范仲淹贬为河中府通判,该接受教训该夹起尾吧做人了吧。
No,no,才没有呢。范仲淹又接连上了《奏论职田不可罢》等四道奏折,慷慨激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哪里像个贬官,分明是帝王师嘛,拿着通判的工资操着宰相的心。
年,刘太后薨,仁宗亲政。仁宗没有忘记之前为他说话的范仲淹,立马将范仲淹调回京城担任谏官,这样的能人猛人不担任谏官那就是浪费人才。
甫一上任,范司谏没有适应期,直接进入角色。恰逢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老百姓苦不堪言。范仲淹立即上书奏请仁宗派人救灾,仁宗不理。
这下范仲淹又生气了,在朝堂上当众质问仁宗:陛下,如果你宫中半日停食,该当如何?仁宗默默无语眼迷茫,先摇头,再点头:好吧,你代表朕去灾区赈灾。
范仲淹圆满完成赈灾任务后,特意带回灾民充饥救命的乌昧草,往朝堂地上一扔:你们都尝尝,这就是灾民吃的救命草,你们平常可都是大鱼大肉呀。
就像他《江上渔者》所写的那样,你们吃的是民脂民膏,是老百姓拿命换来的。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看看,范仲淹就敢这样公然打仁宗的脸,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我不但要管你吃什么,还要管你谈恋爱,跟谁谈不跟谁谈我都得管。一人管不了你,就组团管你,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知道,仁宗现任郭皇后是太后刘娥“钦定”的,仁宗跟她没感觉不来电。但仁宗也是个妈宝男,默默地忍受了。现在太后不在了,他就想反了,哈哈。
一次偶尔的意外,仁宗被郭皇后狠狠地搧了一巴掌,脖子还顺带被划了一道血痕。这下子让仁宗抓住了机会:打得好打得好,正好找不到机会废你呢。
一听说皇帝要废后,举朝震惊,都认为仁宗这是小题大做,纷纷表示反对。
但真理只掌握在皇帝一个人手里,为了爱情他也是拼了,御笔一挥写了两个字:走你!以范仲淹、孔道辅为首反对废后的十多位谏臣被“团逐”出了京城。
范仲淹在谏官任上不到一年,敢怒敢言,接连弹了最高领导人二次,明摆着不想在京城混嘛。上次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河中府,这次稍微远点,三千里之外的睦州(治所杭州建德)。
范仲淹一家老老小小几十口,晓行夜宿水陆兼程,走了三个多月才抵达睦州。
没有高铁没有飞机,只有破牛车小木舟,很环保,就是有点颠,被颠死在路上的贬官不计其数。想想看,这对被贬官员该是一种怎样的惩罚?
但范仲淹是个天然的乐天派,每次被贬他都要对送行的人说:此行尤为光荣!
在睦州,范仲淹修建了著名的严子陵祠堂,并写下了《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这一千古名篇,并在结尾处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给东汉隐士严子陵以最高评价,使严子陵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有了范仲淹的加持和代言,使得严子陵钓台成为现在全国最出名的钓台。
探花郎按: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东汉著名隐士。他和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加好友关系,刘秀坐了天下以后,他过去的同学都齐刷刷地向他靠拢。
可有一人例外,他就是严光,人家老先生改名换姓隐藏起来了。害得刘秀发出通辑令满世界地找,最后终于给逮到了。
刘秀知道他的才能,就想请他出来做官,可七请八请严光就是不愿来,那不行,得继续请-----
最后严光实在拗不过去了,说好吧,那我就到你的洛阳去看看吧。刘秀将严光安排在洛阳五星级国际大酒店,提供全方位服务。
严光呢,也不主动去觐见刘秀,就在酒店里躺平睡大觉。刘秀等了好长间也不见严光来拜见他,没办法,只好亲自登门“谒见”严光。
严光呢,躺在床上也不起来。刘秀就坐在床边,亲热地伸手摸着他的肚子说:嗨,老同学,就不能出来帮我一下吗?又被严光给翠菊了。
后来,还不死心的刘秀又把严光请到皇宫里,亲自陪睡。
严光呢也不客气,跟过去上学时一样,又把一双臭脚压在刘皇帝的御肚上。可就算这样,严光还是坚决不从,最后跑到富春山下种田去了。
⑥
有才能的人总是让人惦记。年,贬到睦州不到一年的范仲淹,很快接到朝廷一大波任命:知明州→知苏州→知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除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在如此密集的时间内如此频繁的调动,这在宋朝的官员调任制中实属罕见。一方面说明范仲淹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朝廷政治生态复杂多变。
重回朝廷的范仲淹,并不懂得什么叫吃一堑长一智,一如既往不改自己的铁血直男本色,将矛头直指政坛大佬吕夷简。
吕夷简党羽众多树大根深,又岂是范仲淹能扳倒的。
但范仲淹就像一台推土机横冲直撞,一点都不讲武德,还是让老奸巨猾的吕夷简有所忌惮。他先是派人传话给范仲淹:你现在不是谏官了,不要多管闲事。
范仲淹则霸气地怼道:谈论国家大事,是每个臣子的本分,我怎敢失职!
吕夷简见这一招不成,再来一招:“提拔”范仲淹去做开封府尹,这招够损的。
首都地区事务繁杂难办,看你还有时间多嘴多舌,再等你一不小心忙中出错,让我逮着机会灭了你。
对此,晏殊提醒范仲淹道:吕夷简这是一石三鸟之计,一是博爱才重才之名,二是除却廷议对手,三是取先予后夺之利。
人们都替范仲淹捏了一把汗。不过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吕夷简也小瞧了范仲淹的实力。范仲淹博学多才,又有着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可不是什么书呆子。
开封府是吕夷简苦心经营多年的地盘,他妄想范仲淹到了开封府,就是条龙也得乖乖地给我盘着。
没想到他遇到了范仲淹这样神一样的对手。
范仲淹走马上任没几个月,一波操作猛如虎,不但彻底铲除了吕夷简在开封府的势力,还把依附在吕夷简身边的官员底细摸了个底朝天,汇成《百官图》上报给仁宗。
多年未遇对手的吕夷简遇到了强烈挑战。但吕夷简还是“技高一筹”,他以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为主打议题,尤其是“朋党”二字一下子就击穿了仁宗的软肋,当皇帝最怕别人抱团。
一番权衡,仁宗还是选择听话的吕夷简。
⑦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范仲淹被贴上“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的标签,贬知饶州(今江西鄱阳县)。
八年三遭贬,范仲淹从政生涯37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方上度过的,总是处江湖之远。在京城供职的日子断断续续加起来还不到三年。
你说他没能力在京城立足吗?你说他不喜欢繁华的京城吗?并不是。
只要心中有沙,到哪儿都是马尔代夫。
进京只是为国谋事,范仲淹的心里只有国事,哪有心思和工夫经营小家。只要心怀理想与信念,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
看到范仲淹频繁被贬,宋诗之祖梅尧臣看不下去了,于是写了一篇《灵乌赋》劝慰范仲淹:千万不要学不识时务的乌鸦,报凶不报吉,“招唾骂于邑闾”。
对此,范仲淹同样以《灵乌赋》予以回复,其中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振聋发聩,震烁古今,让人血脉贲张。
也只有范仲淹这样天下第一流人物,才能说出这样的第一流名言,它比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要早年。
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中国人从未掉队!
⑧
接上文③,鉴于范仲淹丰富的地方官经历、宋夏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和敢于直谏的性格,庆历三年(年),宋仁宗决定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范仲淹认真总结了自己28年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主张。
仁宗也很快批复了《答手诏条陈十事》,新政迅速在全国铺陈展开。
特别是在吏治改革这块,牵扯到很多官员的切身利益,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范仲淹不怕得罪人,亲自操刀。范仲淹一手举簿,一手执笔,俨然如阎罗判官,对不称职的官员一笔勾销。
富弼在一旁看到,开玩笑地说:你这一勾,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家得哭呀。
范仲淹则说:一家人哭,总比一个州一个县的百姓哭要好。
庆历新政打掉了一些人的饭碗,让更多的人端上了饭碗,它不仅为帝王谋国以尽忠,也衷心想到了为民谋福祉以尽道,它折射出了民本思想的光辉,已然超越了前人,这是庆历新政的最大亮点。
只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阻挠和反扑。他们利用所谓的“朋党”说,大造舆论,让仁宗感到惊恐、担心皇权旁落。
新政最终只进行了一年四个月即宣告失败,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纷纷被贬外放。
⑨
庆历新政失败,让范仲淹再一次远走江湖,邠州,邓州,杭州。
公元年7月,已经61岁的范仲淹赴杭州任,路过自己的故乡苏州时,范仲淹的又一善举,让他成为历史上首创义庄者。
范仲淹将自己的俸禄全部奉献出来,购田余亩,创办义庄义学,以田助业资学。
薪火相传,绵泽后世。
范仲淹所生四子,个个出类拔萃,足可与父争辉耀世。次子范纯仁更是颇具乃父风范,体国爱民,人称“布衣宰相”。他们继承范仲淹衣钵,世世代代绵延罔替,将范氏义庄发扬光大。
范氏义庄成功运作了八百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范氏义庄才宣告终结。
而今的苏州市景范中学所在位置即早年的义庄旧址,“景范”表达了景仰范仲淹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讲,范氏义庄从未终结。
在杭州任上,花甲之年的范仲淹又有哪些作为呢?据《王朝名臣言行录》云:“公在杭,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
意思是说,范仲淹知杭州时,手下弟子认为范仲淹这么大岁数了,也该退下来为自己考虑了,劝范仲淹在洛阳建个花园大别墅,颐养晚年。
范仲淹则回道:“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我担心的是,身处高位因工作没干好而败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有没有住的地方。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范仲淹在杭州任上的第二年,吴中遭受大饥荒,灾民像蚂蚁一样蜂拥而至,堵住了各级衙门,稍有不慎,即可酿成一次重大的群体事件。
范仲淹临危不乱,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化危为机的维稳能力。他一方面打开官仓进行赈灾,以解燃眉之急。
而接下来的操作,让你不得不叹服:范仲淹虽然是个文官,他不但会领兵打仗,而且很还很懂市场经济,懂“需求侧结构改革”,堪称专家。
此时杭州各地饥民遍地嗷嗷待哺。范仲淹竟然在西湖举办龙舟赛,在西湖畔大办宴会,接洽各地参赛者;游说各大寺庙主持,让他们扩建佛寺,告诉他们此时人工最便宜;敦促各地官府修建官府库房、翻新官舍。
很快,灾民散去,或到西湖岸边引车卖浆,或奔赴各个工地搬砖扛泥,既能吃饱肚子,还能领到工资。
看到这里,会不会有一种现代才有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既视感。我就想问,范大师,你的这些招都是跟谁学的?
⑩
公元年,64岁的范仲淹抱恙就道,赴颖州上任。
行至徐州不幸病逝,死前上《遗表》,一字未言私事,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求皇帝照顾子孙什么的,而是请皇帝“制治于末乱,纳民于大众”。
范仲淹死后“而敛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死后连件像样的新衣服都没有,还是朋友凑钱下葬的。
朝廷赠吏部尚书,谥号文正。“文正”也是给予范仲淹的最高哀荣,后世尊称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64年前,范仲淹生于徐州,64年后也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卒于徐州,这冥冥之中不知意味着什么。都说人生像是一个光环,是起点也是终点。
但大部分人的光环终将被历史长河淘去光辉,只有极少数人的光环始终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而范仲淹无疑是最亮的那一环,千年百来从未减弱!
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
立功、立德、立言为人生三不朽,多少文人志士奋其一生不得其一,而范仲淹囊而全之。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一生“名节无疵”,堪称完美的圣贤。
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们,无不以范仲淹为人生楷模道德标杆,他们将平生所学化成了这世上最美的语言,给予了自己所景仰所膜拜的范仲淹前辈。
其中,我认为南宋大儒朱熹的话最具概括性:“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可以说,范仲淹就是一座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任何时候珍惜、尊重、学习和继承范仲淹精神,也就是珍惜和拥有了这个民族的过往和未来。
终
参考资料:《忧乐天下范仲淹传》周宗奇著
文中及封面图片来源:徐里、李晓伟、李豫闽(福建)
文章来源微公号探花TV,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