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庸这五句话,你将初窥中庸之道的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以后,被拿出来与《论语》、《孟子》和《大学》一起并称为“四书”。《中庸》论述的是人生修养之道,通过对下面五句话的深刻理解,我们也可以略窥中庸之道的门径。

1.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凡事恰到好处。君子秉持中庸之道,小人则反其道而行之。君子随时随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小人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做人做事无所忌惮。

张居正说:“君子与小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君子做人做事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而小人做人做事怎么爽怎么来,凡事很少考虑后果,不知道害怕,也就是无所忌惮。”

君子保持敬畏之心,首先就是对自己的生命的敬畏。例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破裂的围墙,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君子要避免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在自家院子里,不要坐在屋檐下,万一瓦片掉下来砸到头,会有生命危险,那真是无妄之灾。

小人做事,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风险。比如有的人汽骑着电动车在高速路逆行,就为了节省一点点时间;有的人过马路闯红灯,那叫一个溜,毫不顾忌旁边的汽车。往往发生车祸丧命的,也都是这些人。他们明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危险,却依然肆无忌惮地去做。他们对自己的生命都肆无忌惮,那别人的安全更是不在考虑范围内。

2.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舜拥有大智慧!他总是在处理一件事情之前,先请教别人,听听别人的见解和经验;那些深远的道理要考察,那些浅近的也要琢磨。对于听来的消息,他会把坏的隐藏起来,将好的东西宣扬出去,让大家都知道,都来学习。制定政策时,要到处调研,多听多问,对极好或极坏的反馈都要掌握,然后权衡利弊得失,找到有利于人民的最大公约数。

3.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一般地,身处上位的人,容易作威作福,欺凌地位比他低的人;而对于地位比他高的人,又极尽溜须拍马之能,攀附权贵。君子虽然身处上位,依然平易近人,不会欺凌下面的人;当他身处下位之时,也不肯趋炎附势,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君子只求诚心诚意做好自己的本分,对于因安守本分而产生的不公待遇,无怨无悔。

总而言之,君子安守本分,修养自身,等待发挥自身价值的时机;小人喜欢冒险,有侥幸心理,一心只想着“富贵险中求”。

4.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正鹄,就是射箭用的靶子。君子做人做事,就像射箭,先端正自己,然后再张弓射箭,如果自己没有射中靶心,不怪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而是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

君子的修养功夫,就在于培养这样的健康心理。用现代的话来说,君子专注于自己的影响圈,他有勇气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自己不可改变的事情,而且有智慧来分别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5.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像行到远处,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从近处开始抬脚行走,由近及远;也像登高山,不能一步登天,必须从低处开始,逐渐由低到高。换句话说,君子的修行方法,就是从日用常行的小事、小细节做起。平时不拘小节、不注重细节,临大事时想守住大节,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思想修炼的一个核心逻辑,就是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悦近来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