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村中学的同学们在大课间进行经典诵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月13日9时55分,楼村中学数百名学生列队齐诵《大学》。经典诵读,是楼村中学师生们每日必做的功课之一。
楼村中学是一所位于铜川市新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最大时有多名学生在读。进入21世纪,随着铜川城镇化进程加快,楼村中学生源大量流失,年学生人数降至89人。
年的一天,网外省学校校长谈国学教育引起师生变化的帖子,让楼村中学校长文卫涛受到很大的启发。这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当即起身,连夜给全校师生印制了《论语》第一篇《学而》,并在第二天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带领全校师生诵读。楼村中学的经典诵读活动由此起步。
“第一次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觉得挺好。学校要办好,就要有特色。我们不强制要求背诵,但我们要求诵读活动学生都要参加。”文卫涛说。
从那一刻起,诵读之声每天都能从楼村中学校园里传出。学校将《论语》和《大学》列为必诵书目,将章节拆分,每周集中诵读一个章节。现在,利用大课间时间,每周诵读一篇经典,同学们每天能集体诵读20多分钟。“我们现在正着手将《中庸》和《孟子》加入我们的诵读篇目中。”七年级语文老师张娟介绍。
虽然不做强制要求,但孩子们正处于学习能力较强的时候,多字的《大学》,最快的一个月,慢的三个月,大多数孩子就能全文背诵了。文卫涛说:“这个阶段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长期来看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了我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八年级学生孙文玉说。
张娟对此感受深刻。“我们班上有的同学刚入学时作文基础很差,词汇贫乏。但这学期进步明显,已经会引用经典来进行表达,也很有逻辑。文言文和诗词的积累是农村学校学生的弱项,但我们学校的学生做古文阅读题时正确率很高。”张娟说,“诵读活动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促成行为养成。”
张娟班上的一名同学刚入学时性格比较内向,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张娟就鼓励他加入诵读社团。现在,这名学生不仅能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我们还要在课堂上、课后延时服务和社团活动中,进一步对诵读发音、诵读情感做详细指导。”张娟说。
“经典诵读不仅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还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印象最深的是‘君子周而不比’。有一次在食堂打饭时有同学插队,我克服以前爱发脾气的毛病,走过去友善地提示同学不能插队,同学也就按我说的做了。通过学习经典,大家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转变。”八年级学生刘牧辰说。
楼村中学校园里有两条主路,一条叫笃学大道,一条叫知行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是我们的校训。”文卫涛介绍,“近年来,学校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召开主题班会、经典和德育结合等教育方式,树立文明校风,建设文明校园,重获社会认可。年,在读学生人数达人。”(记者孔垂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