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无法很好处理生活中的麻烦,无法妥善处理与亲友间利益矛盾,无法平衡欲望与拥有的物质间的平衡,那么你就亦无法在生活里找到自己。
在这段日子,话题屡屡上了热搜。
南京地铁站,一名成年男子因为陪客户醉酒躺在墙角。被巡警发现后他崩溃大哭,面对赶来接他的妻子,这名汉子像孩子一样扎进妻子的怀里“宝宝,对不起,我真没用,我对不起你”。
安徽合肥,一辆白色轿车停在主干道上,该车女司机突然崩溃且不停地哭泣:“我怎么办!我导航都不会用。”原来这名女子连续加班了两周,好不容易早点下班,路上被堵又处理不好导航,才导致瞬间情绪崩溃。
在网络上,一位责任心很强的母亲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她说自己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情绪十分焦虑,有时更是忍不住打骂孩子,却又在事后后悔不已。
她很困惑也很崩溃,不过是教孩子写作业而已,作为一名母亲何至失败如此?
01压力爆棚,生活缺乏宁静圆融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果身体走得太快,灵魂就会跟不上。
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马达,努力把坚强的一面展示给旁人,自己却扛下了万千压力。“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其实,身体的疲劳往往来自内心的不安宁,成年人的崩溃情绪,往往与生活和心境的无法协调统一有关。
在日本,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减压方式,比如设置在饭店的“哭泣房”,专门解压用的捏花泥以及“掀桌大赛”等等,近年来这些减压方式也逐渐在国内流行,比如适合成人的“跳床比赛”和“打砸屋”等等等。
但这些外在减压方式,都不如内心境地的协调统一,“内修外养”才是更适合中国人的方式。
当你无暇倾听内心的需求与声音,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就会逐一远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身心协调,让生活更加宁静圆融?
不如,试着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古老的“中庸之道”。
02中和之道,中庸并非保守平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位于“四书”次位,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都广受历代学者赞许。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认为,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
▲《中庸》认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认为,需持续培养行大道之人,行大道之人需修养仁义礼智勇。知此三点就懂得了如何修身、修道了,那将自然会管理人、管理国家和谐天下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庸》认为,教育就是起唤醒人性和良知的作用。“慎独”、“致知”、“中和”、“诚意”是中庸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所谓中庸,就是在现有的外部环境下,得到的最适宜、最得当、无过且不及的表达与表现。
在西方文化渗透的当下,很多人批评抛弃“中庸”之道,认为这是保守、平庸,甚至是无能的代名词,并对其理论无情地批判和抛弃。这其实是一种经典文化的断裂和浪费。
真正的“中庸”之道,更多是一种不偏不倚的生活规范,是一种利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的自然状态。
03心向中庸,不偏不倚应对矛盾
《中庸》鼓励我们使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不强求一朝一夕之举,《中庸》提倡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自然符合中和之道。
很多人在面临困境之时,总急着想一下子把矛盾统一解决,殊不知很多问题的产生是逻辑思维、生活习惯使然。我们更应该从根源、道理、认知去协调和平衡生活。
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位交流的母亲,她如果能做到仔细观察孩子学习进度,首先客观接纳、认知孩子目前学习水平,去耐心懂得孩子学习的困难点,再对孩子做合适的引导与表达,又怎么会一团乱麻?也否认了自己?
同理,有些人平时忽略事业和家庭的微小矛盾,临危而乱继而互相怨怼,就容易造成情绪矛盾的爆发,这就违背了中庸所提倡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原则。
关于“修心”和“正念”的话题层出不穷,其实关于这类的大多都能追根溯源到我们中国古老的“中庸之道”层面。
关于、、、、、等等范畴的生活话题,我们都能在中庸之道里寻得真正的答案。
举例————
不懂得听取别人建议的管理者是很难进步的,但是众口七嘴八舌,又各自立场不同,该如何进行建议的采纳收集?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生活里,我们既不能忽略别人的意见,也不能太盲目听从别人意见,在广泛征集、问询同时要把过于偏颇的地方去掉,采纳最中正合理的部分,这就是关于“纳言”的中庸之道。
举例————
我们总希望做生活里的强者,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强者呢?拥有财富地位的人就算真正的强者吗?
孔子他这样回答——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用宽容温和的精神去教育人,对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了也不后悔,这是北方的‘强’,勇武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
不偏不倚,面对权势财富保持自我,面对潦倒困境笃定于心,便已然是一名生活的强者。
由于内容较多,朋友们可以自己查询《中庸全文》及解释,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
关于生活,我们应该从哪里思考,在哪里落地?而《中庸》恰恰就在试着教会我们这些。《中庸》是我们一生至少要认真读一遍的经典好书,是现代人一生至少要用心学习一次的必修课程。
学习《中庸》深入中华性格的根本渊源,沉淀国人灵魂的中和之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学习君子之道,体悟向善人生
让我们抛开误解,吸纳精髓;重新体会这奠定了中华民族性格的经典著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