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最讨厌什么类型的人?估计很多人会说——伪君子!比如近期教育界出现的一些为师不尊的人。
中国文化的“伪君子”形象和儒家文化有关,君子的本意就是读书人——即儒家所谓的“士”。
以前听人说“知识分子”的毛病之一就是虚伪,这句话已经很接近“伪君子”的含义了。
儒家所谓的”读书人“为何有时候很虚伪?其中的文化根源和儒家伦理有关系。具体而言,和孔子提倡的“仁学”和“礼制”有关。
孔子的思想很深刻,他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仁学”理论。孔子在《论语》中反复强调“仁爱”的重要性。
孔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仁心”和“礼制”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和“伪君子”的含义密切相关。
就儒家道德学说看,孔子说的“仁”是道德修身的根本,涉及到人的内心情感;但“仁”并不是道德修养的主导,道德修养的主导是“礼”,而不是“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这个解释很通俗,但也容易误导人。
所谓“爱人”就是有同情心,包括对其他人要懂得理解和尊重。这是一种内在情感,是发自内心的良知。
在孔子看来,“仁心”不是装的,不是别人强迫的,而是一种天然情感。如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儒家的先天性善论。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孔子的“仁爱”之心虽然是道德的内核,但不是主导。
孔子倡导的主导因素是“礼”,所以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是情感内核,礼是目的和根本。
打个比方说,“礼”好比是衣服,“仁”是人的身体;身体藏在里面,衣服是外在的表现。
所以孔子的“爱心”看不见、摸不着,需要依托“礼”表现出来。如孝礼、婚礼、聘礼、祭礼、丧礼、乡饮酒礼、射礼等。
用德国思想家黑格尔的话说,“仁心”的客观化、理性化就是“礼”,“礼”的情感化、感性化就是“仁”;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开。
二,孔子提倡的“仁”不等于基督教的“博爱”——人道主义,也不等于佛教的菩萨心肠或慈悲之心。
基督教的“博爱”伦理和佛教的“慈悲之心”和人们的社会等级或地位无关,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道德同情心或泛爱之心。
如当代社会有一段时期曾经批判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认为“人道主义”只强调“博爱”,抹杀人的“阶级界限”或“阶级意识”;其中的含义就是上面的区分。
孔子的“仁爱之心”是有条件和有讲究的,即人和人之间存在阶级、地位、身份的差别,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味人和人之间的各种不平等。
如何维护和体现人和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呢?孔子认为,就是靠“礼”,如《礼记》中记载的各种繁琐礼仪。
孔子思想的独特性在于,他首先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等级差别,然后强调“仁爱之心”,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换句话说,孔子反对人和人之间“滥施”同情心,不能毫无条件地“关爱”别人。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这就是儒家“礼别异”说法的真正含义。
从此意义上说,不应把孔子的“仁爱”道德和基督教的“博爱”或佛家的“慈悲”之心划等号,两者之间存在深刻的差异。
评价孔子的“仁学”思想不应过于拔高,应当和孔子生活的特殊时代结合起来,和孔子本人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和古希腊、罗马社会相比,孔子生活的时代不是民主社会或公民社会;孔子的社会理想也不是民主共和制,而是像西周那样的贵族社会。这是理解孔子“仁爱”思想的历史前提。
孔子道德思想的先进性在于:
一,孔子反对残暴无情的阶级压迫或等级压迫,主张人和人之间要有爱心,这叫“仁”。
与此同时,这个“仁心”不能替代或压倒“礼”,这是“仁爱”道德的底线。
所以在孔子眼中,“仁爱之心”虽然不可缺少,但并不是主导,孔子(儒家)最看重的还是“礼制”——用来标明人的社会等级和身份的物质符号。
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句话是儒家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和佛教或基督教伦理的最大区别。
《毛诗.大序》中也有一句话可以解释孔子的看法——发乎情,止乎礼义。这句话的含义和“克己复礼为仁”的意义基本一致:它们都强调“礼”的主导性和“爱心”的附属性。
二,孔子反对冷冰冰的空洞之“礼”。
孔子强调的“礼”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有热情、有温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用哲学的话说,这叫“礼”和“仁”的和谐统一,是“爱心”和“行动”的统一体。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也是孔子伦理学的精华。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讲抽象的爱心是不对的,因为有先在的等级秩序作为前提,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如果单独撇开等级差别只讲爱心,这叫违背人伦或大逆不道;轻者有损名声,重者有可能掉脑袋。
反过来,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讲“礼”不讲“仁”也是不对的,因为这会导致形式主义或表面化文章。中国文化中的“伪君子”形象即来源于此。
用儒家伦理说,一个人如果只注重表面的“虚礼”——物质形式,而忽视内在的情感——“仁爱”之心,就是虚伪之徒:或者是搞形式主义,或者是道德伪君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最讨厌这种类型的人。
孔子还说:“乡愿,德之贼也”。所谓“乡愿”是指那些没有是非原则,一味充当和事佬或老好人的虚伪之人。这种人看似圆滑、老练,实则私心很重,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利益。在孔子看来,“乡愿”和伪君子差不多。
孔子反复强调,君子做人要诚实,要扪心自问,表里如一;不要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这是君子修养的基本原则,也可以称之为“诚”。
孔子最不喜欢那种只会夸夸其谈或言过其实的人;他说,”刚毅木讷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或者”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中庸》《大学》《易经》等儒家经典都强调“诚”的重要性。所谓”诚“就是诚信不欺,儒家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性是”诚“,所以才能够生生不息。
用君子修养的话说,这叫“修其辞立其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最讨厌”伪君子“,甚至认为”伪君子“比”真小人“还要可怕。如《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左冷禅”、《儒林外史》中惺惺作态的文人、《红楼梦》中的“贾雨村”都是这种类型。
中国文化中和嘲讽“伪君子”形象有关的词语同样不少,像装模做样、口是心非、道貌岸然、冠冕堂皇、衣冠禽兽等等。
至于为什么”伪君子“有时候比”真小人“还要可怕,相信人们都能理解。真小人毕竟没有伪装,很容易识别,别人也可以提前防范之,如《笑傲江湖》中的青城派首领——余沧海。
至于像岳不群之类的伪君子就很可怕了,因为他善于伪装自己,别人很难发现;但一旦伪君子出手,就可能是别人受到伤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