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仁,《孟子》议善,《中庸》论诚,《易传》道德,仁善诚德之道德本体乃儒家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和絜矩之道,乃儒家自周公制礼作乐欲正纲常,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位育天地的本体论根基,乃儒家成圣成贤王道天下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仁善诚德一以贯之,本文就儒家《论语》“仁”至《中庸》“诚”本体工夫的承继发展进行探微。
01价值本体论:“仁者爱人”至“成己仁也”“不诚无物”
《论语》是以仁礼孝为本体的君子功夫修养论和圣人政治哲学。仁乃统摄,仁贯彻整个《论语》。《论语·学而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余力,则以学文。”《论语》于师生应答中见仁讲义,于事事物物中入孝出悌,于日常饮食中居仁守信,于亲亲君君臣臣中知行检证。《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在《论语》中就是道德本体是实相,是每个人的仁义本性之价值本体,“刚、毅、木、讷近仁”,是人之本性的实在的内在显现。
《中庸》延续并统摄了了《论语》仁的道德本体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站在普遍价值原理的角度建构了诚。《中庸》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品格,首要表现为爱自己的亲人。亲亲至上是人,也是仁的基本表现。《中庸》这里继承了《论语》仁乃至周礼的基本内涵。《中庸》所谓“五达道”和“知仁勇三达德”都是对于《论语》仁的内涵的提炼。“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故时措之宜也。”《中庸》这里的诚已不仅仅是内化于人的道德本体,由人之道德主体更推及至物,“不诚无物”。
《中庸》统摄了儒家《论语》入孝出悌于事事物物中仁以为本的思想,统摄了《论语》“仁者,爱人”的道德内化于人的仁,至“成己仁也”“不诚无物”,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思辨化地站在普遍价值原理的角度建构了价值本体之诚。
02宇宙本体论:“天生德于予”至“诚者天之道”
儒家的整个宇宙观通常是家国天下。《论语》仁也通常是“仁者爱人”的基本道德价值本体,并没有上升到形而上的普遍原理。《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里孔子谈到了内在仁德的来源,即上天赋予的,并没有更多关于宇宙观的阐释。《论语》虽讲孔子求神祈祷,“丘之祷久矣”,也多言“吾不语怪力乱神”,无更多涉及。这也就有了《论语·公冶长篇》中子贡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述而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中仁是内在于我的不离我之本体。
《中庸》在《论语》“天生德于予”的基础上开章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方面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性乃天命,发挥天命至诚之性乃合于道。诚不仅是人之德,更是“物之终始”,更是天之道。道德主体效法天,就是成圣成贤的人之道。“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是道德主体方能尽其性,物至人之性,并可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这里诚上升为终极宇宙之本体和总原理,并形成以诚为本体的天地万物的运转。另一方面,《中庸》在宇宙论的角度提出“至诚无息”,诚是绵绵悠远地运动着。“不息则久,久则征气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髙明配天,悠久无疆气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诚这里类似于道家之道,然而却不同的是具有道德性。这与儒家仁乃至《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仁善诚德的本体性是一脉相传的。
《中庸》之诚在《论语》“天生德于予”的基础上,将道德本体之仁上升到天人道的高度上,做工夫上达于天,形而下之持续不间断的实践工夫与形而上的绵绵不息之道德原理,形成了动态的儒家宇宙本体系统。
03本体工夫论:“克己复礼为仁”至“自诚明自明诚”
《论语》通篇乃是为仁的本体工夫论。《论语·颜渊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为仁,本身就是直接的做工夫,自得圆满不假外求,这是君子慎独的工夫,人人严于己,天下就能成仁。《论语·学而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物必谓之学矣。”《论语》所言学于生活起居中,仁义之价值本体已然注于人之本能,而见于与至亲的相处中,而见于与君主的侍奉中,而见于与朋友的交往中,成事事物物,虽未学犹学也。
《中庸》的本体工夫论一方面统摄了《论语》的日常修养工夫,“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为天下国家”,“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另一方面站在了宇宙天道人道普遍原理的角度展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天予主体以仁智之德,内在发挥本性谓之自诚明;外向教化而至诚德,谓之明诚。
04境界论:“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至“大德者必受命”
儒家哲学仁诚之本体工夫的根本还是其政治哲学,即圣人境界论。从《论语》之仁上升到《中庸》诚贯通天人之道,实际上直指至德至圣的君王。诚乃贯通天地,此乃大德,也直指圣人境界。
《论语·述而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这里除了阐发仁至本体外,也阐述了仁是内在于人的善的持续不间断,“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才能成仁成圣。《论语·子路篇》“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孔子言有王者而后能的仁。《论语·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总之,《论语》仁落实到政治上也是至圣之君王。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天道之至诚落实人道,必由天德之君王胜任而能造就理想政治。故“大德者必受命”,“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这是儒家仁义礼智之诚的最终归宿,为政治之君王寻找形而上的根据和约束。
《中庸》诚乃统摄儒家《论语》入孝出悌于事事物物中仁以为本的思想,并在“天生德于予”的基础上,将内化予人的道德本体上升至天道人道,无论是诚还是仁,儒家之本体论都是身体力行的工夫论,行仁则虽未学必为之学也,“力行近乎仁”,行-知-行或者知-行-知,做工夫上达于天,形而下之持续不间断的实践工夫与形而上的绵绵不息之道德原理,形成了动态的儒家宇宙本体系统。《中庸》的本体工夫论一方面统摄了《论语》的日常修养工夫;另一方面站在了宇宙天道人道普遍原理的角度展开。儒家哲学仁诚之本体工夫的根本还是其政治哲学,即圣人境界论。从《论语》之仁上升到《中庸》诚贯通天人之道,实际上直指至德至圣的君王。王,构字法本身即是贯通天地人三才之义。诚乃贯通天地,此乃大德,也直指圣人境界,这是儒家仁义礼智之诚的最终归宿,为政治之君王寻找形而上的根据并约束君主,天予至诚而必受其名,同时圣人君王也必是至诚之主体。
原创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
文:王雯雯/上海交通大学
编辑:泽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