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怡景小学诗意化教育为学生心灵埋下真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学校的气质与特色和校长分不开。一名儒雅的校长,她所打造的学校定当是富有底蕴、书香氤氲的。

位于深圳市怡景花园中的怡景小学,红花掩映,绿树环抱,美丽而幽静,玲珑而高雅。从“笔画求知,言行养正”的校训,到“尊师、好学”的学风,从“小而美”校园环境的打造,到“怡景新六艺”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这所学校的师生、家长和社区。

从年开始,在苏涛校长的带领下,怡景小学不遗余力地推广国学教育、发展诗歌教学、打造诗意校园。近年来,该校先后获得“深圳市传统体育项目(羽毛球)学校”称号,成为国学经典教育实践基地、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试点学校、深圳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十四五”期间,秉承立德树人宗旨,在“怡景至美,怡人至善”的办学理念和“真善美”的育人目标指导下,怡景小学提出实施诗意化教育。“所谓诗意化教育,就是要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赋予诗的精神、诗的品质,从而实现教育的诗化,使教育回归本来。”苏涛解读道。

●撰文:叶淑萍覃仕育受访单位供图

教师先行

以“浸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针对校园文化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自觉性的特点,近年来,怡景小学精心规划校园环境,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努力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学校文化,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学校聘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何柏俊老师为校园文化建设顾问,用木刻、石雕装饰墙面,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打造成现代书院式的效果和营造私塾式的氛围,将许多传统的价值理念元素以现代彩书的表现形式呈现,如“竹报平安”“立德立品”的“品”字造型,“仪表墙”“国学馆”等。

漫步怡景小学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篇国学经典、一首首唐诗宋词。《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随处可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警句遍布各个楼层。在这样耳濡目染的浸润中,学生的身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先行。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传统文化建设,帮助老师们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引领全校教师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人才培养的先行者和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怡景小学自年起开展了各种培训及研讨活动。比如每学期开学初会进行为期二天半的传统文化培训,先后邀请了人民大学哲学博士韩望喜、国际经典文化协会(香港)主席温金海等大师入校讲课;成为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开展以学期为阶段的国学校本课程研讨、校与校之间的国学交流,到上海、贵州等地参加全国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学校全体教师还参加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研修班,为学校“新六艺课程”的推行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早在年,怡景小学就把中华优秀传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经典论著融合到品德课程中,一年级学习《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笠翁对韵》,三年级学习《论语》,四年级学习《大学》《中庸》《孟子》,五年级学习《老子》《庄子》,六年级学习《史记》《资治通鉴》《历代美文选》。

怡景小学还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同时把经典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思想品德课等紧密结合,将国学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家校合力

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在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和汲取蕴含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为了让经典文化真正浸润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怡景小学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引领和推进。以“品国学精粹,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欢庆“六一”活动,把学生平时的诵读积累进行艺术的整合和编排,分别体现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和文化内涵;以国学为主题的班级国旗下展示活动;以《弟子规》——“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开展“敬静净雅”美少年行动等,一系列诗意活动从不同角度让师生共同体会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浸润在经典诗文中,涵养诗意灵魂。

家校合作是最美的教育。怡景小学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及办学特色深受学生家长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并给予大力支持。“学校通过环境、课程等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浸润式的教育,你会发现从怡景小学走出去的学生都很儒雅,身上都有淡淡的书卷气,良好的修养及品德将伴随他们一生。”怡景小学家长代表陈洁说。

从年开始,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这一天,怡景小学都会开展一年级“开笔礼”,家长与孩子一同参加。孩子们通过自正衣冠、礼敬先师、朱砂启智、诵读经典、击鼓明志等环节,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中国古代学生入学的第一课,让孩子们在古韵飘香中学习尊师重教、知书达理。学校还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了暑假、寒假特色作业,被分别命名为“蝶春”“恋夏”“怡秋”“景冬”。

落实“双减”

“怡景新六艺”课程深度聚焦学生综合素养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怡景小学笃定,进一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可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建学校文化品牌,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学生。

课程是育人的“本”。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时,依据“求真、向善、尚美”的育人目标,怡景小学提出“君子的人格、灵巧的双手、创造的本领”的学校课程总目标,并系统构建了“怡景新六艺”学校课程。

“六艺”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六种科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的内容,这种生发于孔子人才观的教育思想及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注意培养人才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理解儒家传统“六艺”教学内涵精髓的基础上,怡景小学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校本化改造。系统构建的“怡景新六艺”校本课程体系包括礼艺、乐艺、射艺、御艺、书艺、数艺六大系列课程。

其中,礼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修养和行为素养;书艺课程主要是语言类的学习,在语文、英语等基本课程基础上融合和拓展国学课;乐艺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热爱艺术,具有积极的审美态度和高雅的审美习惯;射艺课程指向的是健康健体和劳动自理的教育;御艺课程重在培育学生应对社会生存、沟通合作、人生规划等技能;数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理智的美德。

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怡景小学还开设了与“新六艺”对应的近50门拓展课和综合实践课,包括民俗小讲堂、茶艺、开笔礼、国画、非遗、诗词、羽毛球、武术、礼射、创意少儿编程等,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仔细研究会发现,“怡景新六艺”课程是一个整体,下设六大系列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双减”工作的核心。

在学校发展新的历程中,怡景小学寄希望通过实施诗意化教育,让教育变得柔软而优雅、自由而美好、灵动和富有情趣,为学生心灵埋下求真、向善、尚美的种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