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西方的哲学、思想、政治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孔子,他提出了人类的幸福离不开团体的观点。
公元前年亚里士多德(上图)出生于希腊北部沿海的斯塔伊拉,他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私人医生,18岁时,他被送往雅典,在柏拉图的学园学习。在学园学了20年,柏拉图去世后他离开了雅典开始游历,回到马其顿后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再回到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学园,在这教了12年书,亚历山大去世时他再次离开雅典,于公元前年去世,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类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权威观点。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幸福生活具有难以摆脱的社会和政治维度。
斯多葛派不需要其他人即可追求幸福生活,无论他们身在何处,甚至在流亡中或在监狱里也可以去追求。但是对亚里士多德来说,许多美德都是社会性的、如幽默、友善和耐心。这意味着我们只能和他人在一起才能实现幸福生活。我们天生是社会性和政治性动物,所以当我们为共同计划而工作、跟人友好合作时会感到满足。
幸福生活就是对你管用的生活。如果你喜欢芳香疗法,那是你的事。如果你喜欢施虐受虐,那是你的事。谁都可以自由地追求他自己的目标,只要他们宽容别人的事情。
只要对你管用,只要能令你感兴趣,那是你的事,当然,前提是不能妨害到他人。
世界上存在着不仅是一种幸福生活的版本,而是多个。不是强迫大众追求一种幸福目标,而是一群朋友在追求各自的幸福时相互帮助。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出自莎士比亚(上图)《哈姆雷特》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之所以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就是因为他对各种人类体验敞开胸怀。他没有摒弃任何体验,认为它们不值得注意、不值得研究,而是坚持认为哲学和心理学应该考虑一切可以获取的数据——客观的和主观的。
苏格拉底坚持认为大部分人终生都是在梦游,从未停下来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东西方在同时代中出现了各自类似的大思想家。西方的赫拉克利特和斯多葛派的“逻各斯”类似中国道家的“道”。赫拉克利特和老子大概是同时代人,他们都说到对立统一的神圣的自然法则。二者都提出,圣人应该脱离政治,隐居起来。
赫拉克利特(下图)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以万物皆流的心态,豁达的看待这个不停变动中的宇宙。
老子在中国思想中的强大对立者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类似: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强调,使美德成为习惯能完善我们的本性,他们都很乐观地认为政治和哲学能够携手令大众更幸福。
如果我们的信念有害,那么我们的整个精神生活都会出问题。
如果我们想变得更健康,我们不能采取退回去的办法——试图不再思考,试图回到一种原始的无意识。
答案不是逃离有意识的思考,答案是停止愚蠢、糟糕、破坏性的思考。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能够把自己从过度思考中解放出来。我们可以想得少一点儿,单纯地享受当下,享受身体。
我们可以把理性的哲学和我们本性中的狂野结合起来,西方的辩证法,老子的“阴、阳、和”,孔子的“中庸”,孙子的“奇、正、变”,万物本就对立又统一、独立又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