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多年前,朱熹就曾在这里讲学授课、著书立说,朱子理学在这里播下思想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让我们跟随《二十四史》,了解朱熹的贡献。
始,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三人,谓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也。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尝学于罗从彦,熹归自同安,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和,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太极图》、《通书》、《西铭解》,《楚辞集注》、《辨证》,《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议》,《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刑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亦在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理宗绍定末,秘书郎李心传乞以司马光、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七人列于从祀,不报。淳祐元年正月,上视学,手诏以周、张、二程及熹从祀孔子庙。
黄榦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熹而始著。”识者以为知言。
(选自《朱熹列传》)
点评:
本篇选自《朱熹列传》,对朱熹一生的经历与贡献进行了回顾。朱熹可以称得上是南宋学术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学者,其通过总结以往思想,建立起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在元、明、清三朝一直被奉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更趋完备。
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天理史观。
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家,认为理在物先,理一万殊。理既是万物的主宰,事物的规律,也是社会纲常伦理。
二是格物致知。朱熹认为理在物先,同时肯定理又在物中,故而需要即物穷理,格物致知。
三是修养心性。朱熹既强调向外格物,也重视向内修养身心,收敛本心,磨炼意志,通过居敬功夫,达到精神专一。
四是道统学说。朱熹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接续孔孟以前先圣的传道统绪,以程朱为主要传道之人,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十六字诀”为“道”之内涵,由此构建起一套新的道统理论;《宋史·道学传》的创立,则是对这一道统说的认定与接受。
在《朱熹传》的记载中,我们发现,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
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而且,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在世之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舍、考亭书院,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成为理学中闽学派的开创者。